薯类团队赴藏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共建实验室”落地生根

2024-05-20 10:34:29作者:黄雪丽 审稿:闫宇薇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5月14日至16日,农学院副院长、薯类团队负责人王强教授率领团队成员王西瑶教授、郑顺林教授及黄雪丽讲师一行四人,赴西藏农牧学院、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地开展考察交流活动,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互惠共赢,推动资源和人才深度融合,拓宽合作领域与深度,为藏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5月15日,王强一行前往西藏农牧学院,与植物科学学院召开座谈会,就“共建川藏高寒地区现代农牧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推进及如何建设科技小院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座谈会由植科学院副院长董爱荣教授主持,植科学院农学教研室、园艺教研室、植保教研室、农经教研室等共计20余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王西瑶教授以《如何有效建设科技小院》为题,从服务需求、扎根布拖、开放融合、五良联动和追求卓越五个方面做了实践经验分享,得到与会老师们高度认可,并从如何申请科技小院、联络依托单位、师生入驻要求、安全管理、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极大的激发了植科学院老师们建设科技小院的积极性,将着力提升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更好推动高原特色作物研究与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座谈会还就如何在科研项目联合申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在马铃薯、青稞、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种质资源基础研究、栽培、植保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5月16日,王强一行深入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中心马铃薯项目研究团队就《马铃薯新品种绿色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进行对接交流,针对如何推动项目的高效实施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此外,还对如何在山南市聚焦高寒地区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需求,跨学科、跨区域组建科技联合攻关团队或联合建设科技小院模式,围绕青稞、马铃薯、小麦、玉米等高原特色作物,以及特色蔬菜、高原牧草等领域开展系列基础研究进行深入的交流。一致希望通过深入合作,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集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壮大一批特色产业,携手打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会后,在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隋永建及马铃薯项目团队的带领下,王强一行深入贡嘎县德秀镇进行农业产业实地考察和调研,为山南市农业产业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效推动高原农业科技进步,赋能山南市乡村振兴。

此次西藏行,王强一行与西藏农牧学院、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就如何深入我校进行人才选拔进行了深入交流,也是对我校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的推进。

在西藏农牧学院与植物学院老师们进行交流

在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项目对接交流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座谈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2024届研究生毕
  • 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2024届研究生毕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