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1月25日下午,食品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在十教二楼小礼堂举行。本次学习邀请到学院陈安均教授作题为《四川食品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与策略》的专题报告。学院党委书记何勇、副院长张清,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教工支部书记、系室主任参会,400余名教职工、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旁听学习。何勇主持学习会。

陈安均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其撰写并获四川省省长肯定性批示的调研报告,用详实数据与典型案例,对当前四川食品产业的现状、问题、趋势以及应对策略进行讲解,指出当前我省食品产业在精深加工率、品牌附加值、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方面仍存提升空间。食品产业未来应聚焦于特色农产品保鲜与物流关键技术、功能性食品配料精准开发、预制菜品质精准调控等方向,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建议整合校企资源,共建“从实验室到中试再到生产线”的一体化服务平台,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在资金投入上,呼吁建立更加聚焦的资助机制,优先支持具备明确市场前景与产业化路径的研发项目。
整场报告内容翔实、逻辑严密,紧密贴合四川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为在场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洞察与政策解读,进一步明晰了食品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何勇主持学习会时谈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强调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并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战略任务。食品产业作为贯通一二三产业的关键纽带,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连接民生福祉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桥梁,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乎我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进程,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安均教授的调研报告,精准聚焦发展痛点,提出了系统性的创新发展策略,获得了施小琳省长的肯定性批示,充分体现了报告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这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高度契合,为我们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他要求与会人员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与食品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要求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二要认真学习陈安均教授提出的创新策略,结合系室工作实际,思考如何强化产学研协同,破解产业技术瓶颈,为学院制定“十五五”规划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校企合作;三要主动对接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圈强链行动,在预制菜、功能食品、冷链物流等新兴领域找准发力点,推动教学科研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