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应泸州市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林学院杨桦、杨春琳两位森林保护学专家带领团队前往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原林村,对一株树龄达150年的美脉琼楠古树开展现场诊断与评估工作,携手推进名木古树科学保护与生态修复。
琼楠是我国珍稀树种资源,部分植株因树龄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而备受重视。在四川盆地和川南等地,分布有较多高龄琼楠古树,成为当地生态与文化景观中不可或缺的“活化石”。美脉琼楠作为古蔺的代表性古树,不仅具有重要的人文与观赏价值,也见证了当地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变。
在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的协同下,我校专家团队对这株美脉琼楠进行了细致勘查。初步诊断结果:该树整体长势一般,约10%-30%的枝梢出现枯死,个别主枝已死亡,主枝上长出大量小枝、远观似“丛枝”;尽管树干基部与根际生长未见明显异常,但古树周边地表长期被石块覆盖,雨季易积水,可能影响根系健康生长;现场未发现典型虫害,但在枯死组织上发现真菌存在,专家已取样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检测。下一步,校地双方将综合历年监测数据、现场诊断结果及实验室分析,共同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救护与生境改善方案,助力这株百年古树恢复健康长势。
名木古树是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鲜活见证。通过持续开展校地协作与科技支撑,将有效提升古树保护水平,延长其生态与文化价值,推动区域自然遗产永续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