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刚从澳门大学硕士毕业的汤瑞瑞来到农学院,带着“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梦想,成为一名辅导员。她安于平凡,乐于平凡,更有为于平凡,成为了学生们青春的领航人。
迎难而上,善打硬仗
“辅导员要善于打硬仗,更要善于想办法打胜仗”。面对考验迎难而上,是辅导员的基本操守。在汤瑞瑞看来,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就像打仗一样,既需要勇气,也很锻炼能力。
2009年冬天一个晚上,汤瑞瑞突然接到学生电话,09级一名女生在寝室与室友发生了言语及肢体冲突,场面一度失控。放下电话,汤瑞瑞和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立马赶到寝室,此时寝室已一片狼藉。
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给该名女生做心理辅导,发现她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室友们强烈表示不愿和她再住在一起,纷纷离开寝室。担心这名女生情绪再次失控,汤瑞瑞决定留下来,和助班同学一起陪着她。
“那天晚上还是挺害怕的,”汤瑞瑞坦言,虽然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离开时,女孩的情绪已比较稳定,但看到地上摔碎的东西,自己还是有些战战兢兢。不过,把女孩一个人留在寝室实在不能让人放心,汤瑞瑞鼓起勇气,和助班同学一起整夜陪着女孩。尽管几乎没怎么睡着,但尽了最大努力让女孩保持稳定的情绪,汤瑞瑞感到一丝欣慰。
农学院师生从雅安校区调整到成都校区。面对新环境,汤瑞瑞和同事们又面临新的挑战。校区多栋建筑仍然在建,校园内人员复杂,学校要求学工战线老师每天晚上在学生公寓的临时办公室轮流值班。临时办公室是间玻璃房,房门油漆未干,内部设施也不完善。在阴冷潮湿的办公室里,床沿上都长了霉菌,“睡在床上像睡在一滩水上”。
“再苦再累,咬咬牙其实就过去了。”汤瑞瑞和同事们轮流值班,夜里12点都还在巡视学生寝室,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只为帮助每一位同学安全入住、快速适应。在那段条件最艰苦的岁月里,和同学们一起吃苦,手牵在一起,心聚在一起,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汤瑞瑞和同事们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亲切贴心,理智冷静
在学生们看来,汤瑞瑞与他们年龄上有差距,但心理上是“零距离”。她总是能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与学生们打成一片。
某同学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低落。看到该同学的QQ签名伤心沮丧,汤瑞瑞主动找到她,了解原因,开导她,帮助她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很感谢汤老师那么贴心,”该同学说,汤瑞瑞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好姐姐。
由于学生个人的失误,申报学校“五·四红旗团总支”的材料迟迟没弄好。为了赶上截止日期,团总支所有同学天天晚上加班到10点多钟。有老师直接批评学生们办事效率差。汤瑞瑞和学生们一起加班。“看到夜色里汤老师骑车回家的身影,觉得很感动。”学生郭峰说。成功获奖的消息终于传来,汤瑞瑞很激动,挨个把同学们都感谢了一遍。
“4·20”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准备出发去雅安当志愿者。汤瑞瑞立即阻止了他们冲动的行为。她告诉学生们,不能盲目去灾区,否则会添乱。她组织同学们策划了“为雅安祈福”的活动,活动照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产生了不错的反响。“多亏汤老师,‘为雅安祈福’这么好的活动才能诞生。”学生汪翠存说。
与青春为伴,为青春领航。汤瑞瑞说,全心全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她的事业追求和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