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的第一缕金辉还未染亮教学楼窗棂,唐孝冬的身影早已在配电房的仪表盘前跃动。作为都江堰校区后勤管理科的“电力守夜人”,他把“视隐患为事故、化被动为主动”作为工作理念,将传统抢修模式淬炼成精密的安全防护网。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不仅托举起变压器的嗡鸣,更在校园每个隐秘的电路节点埋下守护的密码。十三载寒暑交替,他让安全电流在创新思维与责任担当中永不断流。
防患于未然的电力侦探
“真正的电工应该是电路系统的预言家。”唐孝冬带领团队化身校园电力系统的“听诊专家”,每日携带着形似百宝箱的巡检装备,用手指丈量电缆温度,以鼻尖捕捉绝缘焦味,借耳膜监听变压器心跳。面对校园绿化改造作业带来的挑战,他如同电路板上的保险丝般钉在现场,确保地下线路安全。工具箱永驻车尾,手机信号24小时满格,这份责任的坚守,让十三载平安运行的记录在配电房的电子屏上持续跳动。
终身学习者的电力诗篇
夜色中的值班室里,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子技术等专业书籍的折痕与视频教程的进度条,无声诉说着唐孝冬的求知轨迹。他将晦涩的理论知识熔铸成设备改造的创意火花。当同事们惊叹于他改造设备的妙想时,那不过是无数个日夜的理论星火燎原而成的实践之光。“电路图里藏着另一个宇宙。”他说这话时,工具包里的万用表指针正微微颤动,仿佛在应和这份永不停歇的探索热情。
唐孝冬以电缆为五线谱,故障代码作音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电力安全的交响诗。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工装、写满批注的电路图册、24小时在线的服务承诺,共同构成了校园电网的立体防护安全体系——这里跃动的不只是220伏特电流,更有一名新时代工匠对职业信仰的永恒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