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高峰副教授科研成果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

2015-12-31 10:26:49作者:农学院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近日,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农学院特用植物生产学系高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钯催化的2-吡啶甲基醚的化学选择性芳基化/多米诺芳基化-Wittig重排反应》(Chemoselective Palladium-Catalyzed Deprotonative Arylation/[1,2]-Wittig Rearrangement of Pyridylmethyl Ethers)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 Science (2014年影响因子9.211)上在线发表。

  该论文研究了组胺H1受体拮抗剂类抗过敏类药物,如多西拉敏等的母核结构的合成,发现了一种新的从2-乙氧基甲基吡啶出发,通过金属钯催化的芳基化反应,直接合成药物母核方法。更为有趣的是,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通过简单变化反应条件,即可从同一原料出发,实现高选择性的两类药物母核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法有望在2取代基-吡啶类药物的设计合成中广泛应用。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高峰副教授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Patrick J. Walsh课题组访问学习。该论文是访美后期及回国后的研究成果,前期工作已经以第一作者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4年影响因子6.834)发表。访学成果,结合国内研究,高峰副教授成功主持获批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研的项目获得201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五年来,高峰副教授已经发表科研论文23篇,均被SCI收录,其中第一作者9篇,通讯作者1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80,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全国三等奖两次。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