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举行。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省10所高校的98支团队报名,经过层层选拔,56支团队会师决赛,同场竞技,集中展示了一批面向现代农业的“科技感”拉满的智能农机作品。

比赛现场。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能装备正成为破解丘陵山区农机适配性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农机与农艺融合不深等问题的关键。
决赛现场,一批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设计格外引人注目。四川农业大学团队的“柑橘夹剪防伤式可升降采摘机器人”能实现果实的精准无损采收;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团队的“智能棚内巡检机器人”则可自主巡航,实时监护作物健康。这些作品精准聚焦于农业生产中的人力替代与效率提升。
绿色与智能协同,成为本届大赛的另一大亮点。西华大学团队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好氧堆肥在线监测系统”,致力于实现堆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污染控制;四川农业大学团队的“基于土壤肥力检测的变量施肥机”则能按需精准施肥,助力农业“减排增效”。

比赛现场。
“今年的参赛项目不仅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展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鲜明特征,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突出。”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许丽佳教授表示,这些作品紧密围绕农业智能化、装备创新、资源监测、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展开,响应了现代农业“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发展需求。
据悉,本届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工程学会共同承办。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储备农机人才。经过三届培育,多项往届成果已在生产中应用,从赛场走向了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