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研究揭示甜樱桃果实色泽分化新机制

2025-07-03 09:28:11作者:张晴丹 来源:园艺学院 点击数:

  

花青素作为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仅赋予水果丰富的色彩,提升果实的外观品质,还因其抗氧化作用增加了果实的营养价值。因此,解析果实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一直是园艺领域的研究热点。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龚荣高教授课题组在N1级自然指数期刊PLoS Genetics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PavMYB.C2-UFGT”转录调控模块在甜樱桃果实色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改良果实色泽品质的靶向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龚荣高团队发现,花青素总含量及不同花青素种类的相对丰度共同决定了甜樱桃栽培品种间的颜色差异。研究团队通过整合转录组数据与代谢图谱,构建了花青素生物合成的核心基因调控网络,并鉴定出MYB家族关键转录因子PavMYB.C2。遗传转化实验证实,PavMYB.C2在调控总花青素及主要色素成分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水平中发挥核心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PavMYB.C2通过其MYB结构域内的丝氨酸(S)68残基,特异性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UFGT的转录表达,从而驱动Cy3G的积累。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 PavMYB.C2-UFGT 调控模块是甜樱桃果实着色的关键决定因素,也为通过遗传操作定向提升果实品质开辟了新路径。

论文配图 四川农业大学供图

据悉,四川农业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gen.1011761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我校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我校团队揭示高
  •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学校召开庆祝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