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网)探寻陈皮之魂,助力乡村振兴——四川农业大学学子朝阳镇行

2025-02-17 10:13:55作者: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在健康消费需求持续高涨,乡村振兴亟需新动力的时代背景下,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生,以“陈皮”为核心,深入探访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的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向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代表曹红春先生虚心请教,以期获取陈皮产业的相关知识及兴农助农的宝贵经验。

柑橘,作为内江农业的璀璨明珠,其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川红橘、又叫“大红袍”、作为柑橘的一种,虽在口感与市场销售上不及内江境内的其他柑橘品种那般耀眼,但它却是制作经典中药川陈皮的正宗原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药用价值。

12月31日,四名四川农业大学学生驱车前往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种植基地负责人曹红春的带领下,深入学习了川红橘的种植技术、收获仓储、陈化方式,市场销售等内容,与曹红春的创业经验。

曹红春带领来访学生们参观了位于基地厂房后面的的果园。该基地占地百余亩,内有果树三千多棵,其中在挂果的约两千多棵,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曹红村年年都在组织栽培新的树苗,但受限于环境与种植方式,川红橘树苗的存活率仅有百分之七八十,新移栽的树苗,大致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达到盛果期。曹红春对表示参观学生表示,当地的气温“一年比一年不正常”,果树养护难度大,死亡率不断升高,因此这两年,陈皮的产量仍未能实现较大的提升。

创业之初,曹红春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到了人们对“高质量、有药味”中药材的迫切需求,毅然选择了“纯天然、老手法”的陈皮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曹红春介绍,他们陈皮的一大卖点,即是“无污染”,他们从果树种植环节,便杜绝任何农药与化肥的使用,这样结出来的柑橘,数量少,个头小,果皮上带有斑点。这种在其他果农眼里算是残次品的果子,却在消费者这里,成为了纯天然,无污染的最好证明。“我们的橘子陈皮年年都会自费拿去做检查,检查报告都是看得到的,绝对没有任何农药化肥。”曹红春自豪地说道。

朝阳镇陈皮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正宗”品质。这不仅体现在选材的严格上,也体现在制作工艺的古色古香。川红橘采摘后,首先会经由人工手动剥离,分离出橘红——陈皮的原料、橘白——陈皮的副产品、果肉——基地内农家肥的原料。随后,橘红在进行脱水、自然风干、烘干烤制等一系列传统工艺后,才算是能开始陈化,而这一陈,则至少要陈上三年。在曹红春的指导下,学子们亲手体验了川红橘的剥离过程,感受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韵味。

加工室内,虽然设施现代,采用钢铁与塑料材质,但其原理与作用却与千百年前的传统工艺一脉相承。曹红春以这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陈皮制造流水线,最大程度保留了陈皮“正宗”的灵魂,铸就了朝阳镇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今日的繁荣。

老手艺制造陈皮的另一个显著成果,便是基地内的共同富裕。朝阳镇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内常驻工人二十余名,主要负责果树的养护,农忙季节更是吸引七十多茗村民前来务工。曹红春表示,这里地处“乡卡卡”,前来务工的基本都是附近的居民。以陈皮产业为依托,朝阳镇川红橘示范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朝阳镇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真正的共同富裕。

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曹红春对于陈皮的独到见解与深刻认识,并详细记录了目前基地内关于设备更新、田间管理、人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他们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对部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曹红春也向来访的学子们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希望陈皮产量能够更高、社会需求能够更广、运输销售链能够更完善以及社会贡献能够更大。

目前,朝阳镇陈皮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未来前景广阔。川农学子将继续紧密团结社会各界力量,深入挖掘陈皮营养价值,丰富陈皮产品形式,推动陈皮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升级,为新时代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为中国中医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振兴,贡献川农智慧、川农模式、川农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优秀学生标兵】吴娜:“笨鸟”的华丽蜕变
    【优秀学生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