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中市通江县山地梅花鸡作为我国优质地方鸡种,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鉴定,并完成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程序。这一进展标志着该品种在遗传资源科学认定与系统性保护领域实现重要突破。同期,楚乡黑猪等16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湘南牛等21个畜禽遗传资源,以及皖广3号等5个蚕新品种、瑶蚕遗传资源等也顺利通过公示,共同列入本次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审定名单。
山地梅花鸡属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品种,因产于秦巴山南麓米仓山段,成年鸡全身羽毛银白色或金黄色,羽形神似梅花而得名。其体态优美,公鸡主翼羽、副主翼羽、镰羽为黑褐色横斑羽,部分个体冠末端底部两侧有“冠指”,胫部外侧具有深红色“血线”;母鸡颈羽、背羽、尾羽、翼羽为黑白色铅笔纹羽。该品种具有百年养殖历史,皮糯肉香,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四川农业大学肉鸡育种团队自2014年以来,与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巴中市农业农村局、通江县农业农村局等共同努力下,持续推进山地梅花鸡资源调查、种质评估、繁育扩群和系统保种工作,建立起稳定的保种群体5000套,发展养殖户1000余家,存栏量25.11万只。此次品种进入国家目录公示,标志着巴中五大农业单品山地梅花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续团队将持续在保种基地建设、优良品牌打造和产业规模化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助力革命老区山地梅花鸡产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