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0门高阶课程获批省级立项,课程建设再结硕果

2025-07-25 09:28:18作者:陈恋 兰婷 审稿:刘国军 周海波 来源:教务处 法学院 点击数: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四川省高等学校第二批高阶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我校《作物栽培学》《汽车拖拉机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等10门课程获批立项,课程覆盖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农业经济和法律等多个领域。

其中,法学院《农村法治理论与实务》课程成为两批次立项的341门课程中唯一法学类课程。这是法学院20余年来深耕“法农”交叉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法农融合特色教育的阶段性突破。

课程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我省“农业大省”的区位特色,以“农村土地制度”“基层治理法治化”“农业产业合规”等为核心内容,创新构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第一,科研反哺教学,将粮食安全、种质资源保护等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立法等创新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第二,创新产教融合实施路径,通过深度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与眉山市东坡区法院共建“天府粮仓”法治研究中心等搭建高端实践平台,开展农业立法、执法、司法疑难问题研究,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授课,引入真实涉农案例,确保教学内容与农村法治实践需求紧密衔接;第三,开展协同育人创新,构建“法学院+涉农执法司法+乡村”多元协同机制,依托农业农村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乡村振兴示范村五大实践平台,以课程实习实践等形式联合开展农村法治调研、普法宣传等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填补了传统法学教育在乡村法治领域的空白。

高阶课程建设旨在推动课程建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养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次获批的10门课程经系统筹备、多轮打磨、资源整合,不断强化支撑体系,聚焦产业前沿,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特色,是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课程创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以课程专项资助引导教师投入课程建设,以督促教护航课程质量。接下来将立足三农产业需求,结合智能化时代背景,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我校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我校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