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景观设计界奥斯卡”的2025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学生奖揭晓。我校风景园林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团队双双斩获荣誉奖,实现本研同届获奖的突破,展现了中国农林类高校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实力与创新视野。
本科生团队:以自然之力修复海岸,构建可持续渔村未来
由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21级本科生满芯瑞、刘艾婷,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播种海岸线:为彭甘本岸的未来构筑生命性支架》(Seeding The Shoreline:A Living Armature for Pengambengan's Future),荣获“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该作品聚焦马来西亚南部Pengambengan渔村面临的微塑料污染、海岸侵蚀与产业衰退等问题,提出“让自然做功”的生态修复策略。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当地农作物废弃纤维制成模块化框架M-Basswood,孵化贝类礁石以过滤微塑料,逐步修复海岸生态,并推动传统渔业向生态旅游转型。评审团高度评价该项目是“Interesting and ambitious project, appreciate the feasibility model.(有趣且雄心勃勃的项目,欣赏你们具有可行性模型。)”

获奖学生合影留念,ASLA 2024-2025主席Kona Gray先生(右一)
回顾创作历程,团队曾面临从强人工干预策略转向依托自然生物过程的抉择。在深入研究场地后,他们巧妙利用贝类过滤特性与当地农业废料,形成了可持续的生态渔村系统,这一突破成为方案的关键转折。满芯瑞表示:“作为川农风景园林学子,我们始终怀揣对农业生产与生命过程的关注。这段参赛经历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让我们体会到团队协作与专业坚持的价值。”获奖后,她鼓励学弟学妹“开阔视野,保持对国际问题的观察与好奇,主动学习,跳出舒适圈”。
研究生团队:重织古文明水网,再现雨林韧性景观
由五位本科均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2024届风景园林专业的同学——赵艺菲(现为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徐蕴博、周雨彤、刘俊伶、郑竞一共同完成的作品《重织水脉:卡萨拉贝智慧助力莫霍斯平原新生》(Reweaving the Water Networks:Casarabe Wisdom for the Llanos de Mojos),荣获“分析规划类”荣誉奖。

作品《重织水脉》图纸节选,展现了以水网为脉络的韧性景观策略
团队从亚马逊平原卡萨拉贝古文明的水利智慧中汲取灵感,针对当地季节性干旱与洪涝危机,构建了洪水管理、农业水生态与遗址水环境三大网络系统,实现了生态修复、可持续农业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融合。评审团对其评语为“Very dense beautiful graphics.(极为精细的优质图纸)”
团队在创作中最大的困境在于如何找准核心矛盾,化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反复尝试后,他们确立了以“水”为媒介、以“网络”为骨架的概念,将古老的水利智慧转化为现代的景观策略,这一突破性瞬间让整个方案豁然开朗。赵艺菲谈到:“我们希望以水为媒介,重现古文明的智慧,让失落的遗址被更多人看见。这次经历是对我跨学科分析能力的证明,拓宽了我未来的职业路径。”她建议学弟学妹“多关注行业核心问题,并善用ArcGIS等工具进行深度分析,让图纸不仅有美感,更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