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本科评估】用“川农大精神”育心铸魂 谱写育人新篇章

2018-11-30 20:15:36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开栏的话】本科教学评估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网特别推出“迎接本科评估”专题报道,拟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川农大精神”育人体系建设等多角度进行历史性回顾,盘点10余年来本科教学工作的建设与发展轨迹,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抢抓评估机遇,迎难乘势而上,更好地为我国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作出新贡献。

从112年风云岁月中走来,饱经沧桑的川农大书写出一段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发展史,历代川农人积淀凝练而成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更是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浸润着每一个川农学子的成才之路,为他们描摹上鲜亮的精神底色。

文化育人,彰显特色

“在共和国丰收的大地上,在千千万万父老乡亲的心坎里写下,我自豪,我是川农人!”迎新晚会上,和全场观众一起慷慨激昂的一段集体朗诵让给排水2018级1班郑思亲同学印象深刻:“我非常喜欢今天的表演,让我感受到川农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最后的诗朗诵,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为川农人的自豪与骄傲!”

原创诗歌《我自豪,我是川农人》是学校各大晚会的保留节目,也是“川农大精神”进文艺作品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学校着力构建以“川农大精神”为内涵的大学文化,用优秀艺术作品熏陶学子,用校史作品砥砺学子,用系列讲座激励学子,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

一批以“川农大精神”为内核的文艺作品备受学子喜欢,以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杨开渠为蓝本的话剧《顽石》,重现川农大百年历史的情景剧《回望沧桑》,原创舞蹈《麦望》《迁雅路上》等10多个原创作品,近年来上演50多场次,10余万师生观看并深受感染。西康楼、育新楼、创新路、求实路等一批校内建筑道路命名,周开达院士、江竹筠烈士等雕像的落成都是学校文化元素的表达方式。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川农往事》《川农老照片》《危难之间》《精神的丰碑》《为了大地的丰收》等10余部“川农大精神”相关出版物,以典型人物故事感染教育师生。

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日常管理、毕业离校等环节中,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川农大精神”主题教育,力求贯穿学生日常教育始终。为全体新生发放《百年沧桑,百年辉煌——学校简史》读本,组织他们参观校史陈列馆,培育学生爱国爱校情怀。近年来举办讲座、报告、论坛等活动100余场,老一辈川农人荣廷昭院士、颜济教授,中青年科学家吴德、李明洲、陈学伟,杰出校友陈育新等相继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述校史典故、畅谈科研精神、分享创业故事,点燃学子人生理想。

党校精心推出“川农大精神”微故事会活动,分享了川农人追求真理、报效祖国、艰苦奋斗、薪火传承、恪尽职守、团结拼搏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同学。“我为能在一所有历史、有文化传承的大学里学习成长感到幸福。”同学发出感叹,更萌发了立志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的决心。

思想育人,筑牢根基

“川农牛又叫拓荒牛,是学校百年校庆的铜质耕牛雕塑作品,5条雕塑牛经常被同学搬来搬去,摆出各种造型,跃居校宠第一位,成了不少川农毕业生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川农牛寓意艰苦奋斗、开拓奉献,这也是‘川农大精神”精髓所在。”刘静、范雷强几个同学侃侃而谈,这是在完成“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公选课的作业。

一直以来,学校以“川农大精神”为引领,突出思想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立志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成长融入服务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学校注重把思政课建设与“第二课堂”建设有机结合,将“川农大精神”教育有机贯穿于课堂教学和思政工作中。2016年恰逢川农大110周年校庆,利用这难得的契机,成都校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启动了“川农大故事和背后的中国梦”——“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采访活动。让同学在与不同时代川农人的交流中,真切感受到110年学校的飞速发展,更从身边人物鲜活的事迹受到教育。

“川农大百年历史,一路走来虽然艰难困苦,但是一代代川农人身上体现的川农大精神却那样激励人心,令人敬佩。”农学院冉爽被荣誉校长杨凤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和以农民过上好日子为己任的责任感深深打动。“‘文革’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学生,求知欲望空前强烈,学生常常熬夜到很晚,自习室人满为患,通宵学习的人也比比皆是,当时老师害怕学生熬夜影响身体健康,将教师供电的闸刀用箱子锁了起来,定时断电,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杨铮同学被学长们学习劲头折服,“那个时候借电学习,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有些同学却熬夜打游戏,川农大精神应该由我们来传承,而不是说说而已。”

除课堂教育外,学校统筹推进党政工团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开展思政课改革、理论研究、辅导员培训,引导教师切实担负起学生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通过开通书记校长信箱,建立校领导接待、党员干部联系青年师生、学生干部一对一帮扶等制度,每年投入专款实施奖励资助、寒梅飘香工程、就业三个百万工程和心理阳光工程等项目,帮扶解决学生困难1.5万人次。

实践育人,提升能力

“只有切身参与过农业生产的农学学生,才能感受到那批竭力守护城中田地的老教授的心情,才能从‘兴中华之农事’感受出深沉的希冀,才能背负着这份责任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懈奋斗,有朝一日真正献身于中华之农事。” 参加了农学生产实践,经过插秧、除草、驱虫一年的忙碌,农学15级李泓甫同学不无感触的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这是学校致力用“川农大精神”晕染学生的精神底色,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精准扶贫和产教协同等,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国家发展的脉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一个缩影。

学校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学实习、课程实习过程中突出应用性知识、实用性技术传授,着力培养学农、爱农、兴农的创新人才和实用人才。目前有各类政产学研基地200余个,其中农科教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国家级10个、省级60个,每年2万余名学生深入这些基地进行实习实践,增强了心系“三农”责任感,提高了服务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学校把脱贫攻坚作为教育人、锻炼人、培养人的最好实践平台,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以对口帮扶广安市前锋区和凉山州雷波县为重点,以四川88个贫困县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暑期“三下乡”“万户农户科技致富”等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科学普及。仅2018年暑假就有100余支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入乡村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四川45个深度贫困县全覆盖。目前已打造出“科技1+1”“绿色守望”“寻陌”等10多支品牌团队,每年开展农业知识、生产技术、科技信息服务等助农活动百余场次。近三年,学校有1300余名毕业生入选“一村一大”和进入基层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夯实了人才基础。

传承创新 育心铸魂

“川农大精神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舍圈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全是靠实干拼出来的。”本世纪初,在采访了川农大精神后,有记者如此总结。

百年来,学校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川农大精神”支撑着川农人不断奋进,砥砺前行,成为川农人特有的精神财富和育人沃土,江泽民同志两次来校视察,对学校工作充分肯定,温家宝同志的两次批示,一时之间“川农大精神”广为人知。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凝练形成的“以‘川农大精神’育人,培养心系‘三农’、服务西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受到评估专家充分肯定。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回应时代需求,突出办学特色,传承创新并赋予“川农大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构建了理念、团队、平台三位一体的“川农大精神”育人体系,组建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服务队伍“四位一体”的“川农大精神”育人团队,构建起学科融合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实习实训实践平台,通过开设近100门人文选修课程,构建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公民文化普及基地、社工基地和校社科联、艺术联合会等教学科研平台,建立本科实践教学基地400余个、就业实践基地近700个、素质教育基地510个,着力培育学生继承兴农报国、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彰显以人为本、崇善尚美的人文精神,弘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践行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多年来,10余万莘莘学子深受“川农大精神”染濡和教育,成长为具有独特精神底色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公务员队伍,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有的被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录取继续深造。90%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本科毕业生表示满意,认为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我校98.64%的毕业生对母校感到满意,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97.47%。

“川农大精神”熏陶出来的学生,具备爱国爱农、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特有品质,体现出重道义、勇担当、有作为的社会责任感。“5•12”汶川地震后,广大学子主动请缨,先后三批学生志愿者奔赴灾区,参加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等工作,消杀面积近400万平方米。李克强同志在慰问受灾群众时深情地说“感谢川农大在抗震救灾中作出的贡献”。“4•20”芦山地震后,我校大二学生钟明洁,用在校创业所得的20万购买帐篷等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往灾区。许多毕业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用所学知识带动一方百姓奔康致富。园艺专业学生程晓波创新发展蔬菜种植业,全力助农增收,助推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

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赛事上,学校取得不俗成绩。毕业学子中涌现出希望集团创始人陈育新,受到李克强同志亲切接见并鼓励其“好好干”的陈飞宇,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为其拍摄专题片的金柳,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发表封面文章的舒健,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段辉辉,以全球学生最高分通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全科考试的汪洋,获得“中美联合培养执业兽医博士”全额奖学金的郑艺蕾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近三年,8名学子入围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他们以学业成就发展,以创业促进产业,以创新服务社会,让“川农大精神”底色越来越鲜亮。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雅安市委书记夏凤俭来校作专题报告
    雅安市委书记夏
  • 学校召开宣传思想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视频会
    学校召开宣传思
  • 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开讲
    党的二十大精神
  • 学校举行2022年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
    学校举行2022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