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啃下“硬骨头” 实践教学改革强力推进

2017-12-21 15:23:12作者:张喆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本学期,教务处发布了《关于规范实验课程网上填报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实验课的严格管理。这只是今年学校出台的7条实践教学新规之一。
  
  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工作的“瓶颈”。今年,学校花大力气,强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以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实现各环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为目标,以制度完善为抓手,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推陈出新”,不断规范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规范管理 保证实验实习质量
  
  以往,教师不及时提交实验教学任务,且随意调整实验上课时间的情况较为普遍,既对实验教学秩序的规范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也暴露出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初,为了改变实验课程填报随意、调停课随意等状况,教务处对实验填报系统进行了改进,对填报时间、程序进行规范和要求,并通过规范的课程填报形成全校实验课程固定课表。
  
  “通过严格规范实验课程填报程序,进一步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学校也更清楚掌握了实验课程安排情况。同时,一些异常情况也暴露出来,学校将立即进行调整,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务处副处长陈礼清谈到,目前实验课程排课多节连排情况还很突出,还需进一步作出实验课程安排的规范要求。 “一旦出现异常安排情况,学校将立即反馈给学院,要求做出调整。”
  
  从本学期开始,与理论课的管理方式一样,实验课调停同样实行网上申请制度。教师网上填报申请后,经学院审核、教务处审核通过后,由学院和任课教师负责将课程调停情况通知学生。截止12月11日,本学期全校实验课共调停111次,占开课班(组)数的2%,调停课原因主要集中在开会、培训等各类出差。
  
  教学实习也必须上网填报。教师必须提前登录填报系统,按照规范对实习内容、地点(或路线)进行填报。通过统一管理,改变以往分散、零散的模式,便于检查和组织。
  
  今年,学校对全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原有的48个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对校级基地及院级基地材料进行了全面收集,深入了解各基地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基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学校拟新建一批校级校外实践基地,并遴选部分覆盖专业广、建设基础好的校级基地进行重点建设,提升基地育人功能。
  
  提升质效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截止11月30日,2019届本科生顺利完成了为期半个月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工作,全校共9312名本科生成功选择导师。针对往年导师选择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导师指导工作量不平衡问题突出,学校对导师选择工作做出调整:
  
  一是进一步明确导师资格与职责,将所有导师归属到各教学院管理,要求各学院对本院导师库进行清理和核实,分学院建立了2019届本科生导师库。凡进入本科生导师库的教师均具有本科生导师资格,负有认真指导本科生的职责。
  
  通过对导师库进行清理,今年全校共有本科生导师1259名,经双向选择,最终有985名导师参与指导本科生工作,涵盖了25个教学学院、15个研究所(中心)和15个行政及党群部门,是历年来导师分布单位最广的一次。
  
  二是改变导师指导人数限额设置,由往年10人的统一限额设置调整为按学院导师平均指导学生人数上浮50%设定导师指导人数上限,个别特殊专业需超学院限额的,由教务处审批后单列调整。既满足学生选到对口专业导师,又对学院教师指导工作量进行了适当调控,更加符合师资不平衡的实际。
  
  本次有7个学院共计12个专业(方向)由于师资等原因,在原有学院导师指导限额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其中,商学院的财务管理与资产评估专业、人文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及法学院的法学专业生师比最高,通过调整指导名额限额以及挖掘相近专业导师资源,分散了专业导师的指导压力。
  
  三是加强双向选择过程管理,明确要求各学院在导师选择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并加强导师推介工作;以系统控制方式,限定各学院学生只能选择本学院导师库的导师,如要跨院选择导师,则需经学院审核,报教务处代选;下放管理权限,强化各学院对选择情况的监控和协调。
  
  由于学科交叉性特点,本次有8个学院的50名学生进行了跨学院导师选择。其中,理学院有19名学生分别选择了生命科学学院和农学院的导师,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有14名学生选择了土木工程学院相近专业的导师。
  
  “通过改进本科生导师选择的管理方式,使本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在保证学生与导师满意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工作量平衡。”陈礼清表示,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导师库信息,进一步做好选导师前的动员,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不断提高本科生导师选择工作质效。
  
  今年,学校还出台了《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实施细则》,评选工作持续创新:
  
  一是首次采取了学院推选和学校评选的形式,更加凸显学院在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评选过程中的自主权,由学院从论文选题、学术水平、文献综述、研究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入手,严格把关,推选候选名单并进行公示。然后,由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最终会评。
  
  二是将论文(设计)作者的代表性成果纳入评选参考,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20篇候选论文(设计)中,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8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6项,论文(设计)成果较往届有了大幅提升,显示出本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较高的水平。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一步各学院将按照学科特点,在学校总体毕业论文(设计)规范下,分学院(专业)制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最终汇总成全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手册,成为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指南。
  
  加大力度 三大计划再出新成果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专业技能提升计划”这三大计划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自主参与科学研究,逐步实现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全覆盖,打造多选择、易参与、助提升的课外实践平台,是我校实践教学的一张名片。
  
  为了让三大计划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创新,新的成果不断诞生。
  
  今年,共有100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立项,55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立项项目数再创新高。学校出台《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遴选实施细则》,将学生项目结题取得的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项目成果纳入各学院项目数分配的指标。采取院级评审和校级评审结合的方式,院级评审产生校级推荐项目,学校评审确定省级推荐项目。该遴选方式将从2018年项目立项时开始实施,2017年结题率将作为2018年立项指标分配依据。534个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立项,略高于往年的400项。依托该计划,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不断攀升。
  
  2016-2017年度,依托各项目,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最高影响因子达7.780,CSSCI收录2篇,EI收录论文11篇,ISTP收录论文13篇,CSCD收录论文56篇。学生参与获得授权专利72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47项。
  
  79个专业技能提升计划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立项数再创历史新高。学校加大了项目经费资助力度,共资助经费近100万元。学生参与积极性空前,全年参与人数超4万人次,其中生物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竞赛参与学生达9000余人次,实用写作技能大赛、昆虫标本制作鉴定技能及分类知识竞赛、树种知识及鉴别技能大赛等多项比赛均超过3000人次。校内竞赛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会计技能大赛获批省级大学生竞赛项目立项,农业品牌设计大赛面向全国开展,共吸引了60余所高校学生参赛。北京、深圳等地的企业也积极参与、赞助赛事,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也参与其中,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积极扩大实践育人平台,借助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把学生实践与科技服务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打造联合实践育人平台,继续不断提升实践育人质量。”陈礼清谈到。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在实践教学领域锐意改革,不断创新,通过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运行机制,逐步构建起以能力为重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劲动力,为培养一流的创新能力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雅安市委书记夏凤俭来校作专题报告
    雅安市委书记夏
  • 学校召开宣传思想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视频会
    学校召开宣传思
  • 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开讲
    党的二十大精神
  • 学校举行2022年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
    学校举行2022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