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13日,四川农业大学“川农红·语结童心”志愿服务队在雷波县黄琅镇大杉坪村,举办以“普润彝苗”为主题的趣味游园会,巧用“游戏+语言”形式助力当地推广普通话,吸引近60名彝族儿童参与,覆盖村民近300人次。

团队成员与参与活动儿童合影。
为深入了解黄琅镇大杉坪村彝族儿童普通话学习情况,团队以“入户走访+趣味问卷”形式,收集近百份调查问卷。结合调研结果,团队将普通话练习与游戏任务深度融合,针对性设计“偏旁拼字、彝汉传声、诗词闯关、‘童’音成字”等9个趣味游戏矩阵,提升推普成效。
在“普润彝苗”趣味游园会上,志愿者们借助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鼓励孩子们大胆说普通话,同步纠发音、正字形,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的良好氛围。孩子们在完成偏旁拼字、诗词闯关等挑战后获得闯关卡,凭借一定数量的闯关卡兑换书包、蜡笔、实验套装等实用奖品。

团队成员教小朋友识字。
孩子们从活动初期的腼腆表达,逐渐转变为主动用普通话交流,词汇量与表达流畅度均有明显进步。“我从来没想到小小的偏旁部首能够拼出这么多不同的汉字!”吉根金子在体验“偏旁拼字”活动后激动地说道。
为加强互动,志愿者们邀请彝族儿童担任“小老师”,教说彝语日常用语,实现“教学相长”,并共同演绎歌曲《大山》,在助力乡村儿童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守护民族文化根脉。
志愿服务团队创新推普形式,实践寓教于乐理念,构建了“推普深化”与“彝汉文化交融”的双线并进格局,激发了参与者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了民族团结共繁荣理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