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长于‘耕’,科技还予 地’”本硕博社会实践团队深度聚焦耕地恢复与利用问题,深入成都东部新区对各乡县耕地点位进行全方位调研。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当地耕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估,并通过多维度采访,深入了解耕地现存问题和政府工作人员与村民的实际需求,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行建议。
一、专业评估:科学赋能耕地质量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运用土壤学、农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当地耕地进行了系统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状况及污染程度,为当地耕地质量的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此外,团队还创新性地整合生命周期评价(LCA)框架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数据评估,梳理整体耕地质量的历史演变与现状,最终形成并出具相关报告,提出针对性的土壤改良建议,帮助村民提升耕地生产力,促进农业耕地可持续发展。
二、多维度采访:倾听基层声音,共谋发展之路
在评估耕地质量的同时,团队还开展了多维度采访,通过走访村委会、农业合作社及普通农户,从政府角度深入了解耕地质量总体建设情况和现存问题,倾听当地村民对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的看法。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政府在耕地质量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仍面临耕地不充分、不持久利用等问题。为此,团队成员扎根现实,灵活运用数字媒体平台,向大众传播耕地持续性发展等相关知识;对接政府工作人员,为耕地质量的提升与长效利用建言献策。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四川农业大学“青年长于‘耕’,科技还予地”本硕博社会实践团队收获颇丰。成员们在实践里运用专业学科知识,深入基层调研耕地质量,积极推动耕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学校服务“三农”的使命增添新动力,让学校的育人理念在广袤田野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