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川农学子谋实践,橘光科创助振兴

2025-02-19 16:30:23作者: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点击数: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科技创新的先锋者,推动乡村振兴,四川农业大学五驱三农智创馈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学思想 重实践 建新功”的主线,聚焦“青春返家乡 逐梦建新功”主题,于2025年1月13号-2025年1月18日分赴四川、福建、陕西等5个省、20余地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利用创新智慧农业技术,深入了解农户需求,定制解决方案,并通过多维度调研、多元化宣传提升项目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技术结合:挖掘橘园产业的新发展

2025年1月13号上午,在提前和农户沟通下,团队成员一起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飞扬柑橘园并跟随农户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发现在柑橘种植过程中,了解到虫害和疾病是柑橘产业中遭到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及时发现和识别这些害虫和疾病对于控制其影响至关重要。由此团队采集相关数据集,将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虫害检测模型,能够通过分析柑橘叶片的图像来判断是否存在虫害或疾病的迹象。使得农户能够在虫害和疾病初期阶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了农药使用和环境污染的风险,提高了柑橘生产的可持续性。团队成员表示:“我们利用专业知识去促进乡村振兴,看到自己所做的对柑橘园有正面影响,让这一切都有了意义”

实地踏勘:探寻柑橘产业的新动力

团队在田间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柑橘生产区虽然具备丰富的资源,但在后期加工和产品品牌化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量的柑橘因保存、运输等环节的短板而面临流失的困境。由于柑橘的后期加工设施的缺乏限制了其附加值的提升,很多地方依旧停留在原果销售的阶段,虽然柑橘的需求量大,但原果的运输和保存难题却时常导致水果的损失,影响了柑橘产业的效益。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分析为农户提出相关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加工技术,可以将柑橘资源转化多种附加产品,不仅能有效延长柑橘的保质期,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价值,拓宽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农户了解市场需求,实时调整种植策略,避免生产过剩或短缺的情况,提高了柑橘的市场适应性。

田间寻觅:揭秘橘子产业的新视角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团队发现传统的浇灌技术,容易导致部分地区存在水分过度浪费或者灌溉不足的情况,这种不均衡的水资源分配可能对柑橘果实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机遇往往是伴随着挑战和困难的,尽管解决柑橘种植过程中水资源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但这也激发了团队成员探索创新型解决方案的动力。于是团队成员着手于如何实现柑橘的智能浇灌,通过监测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去判断植物需要多少水分,从而解决传统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实现对柑橘园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农户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状况,精准调节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或水分不足的情况,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促进柑橘的健康生长。

时代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团队铭记川农校训:“追求真理 造福社会 自强不息”。团队表示将始终以“助力乡村振兴,谱写青春华章”为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怀抱梦想,又铿锵步履;勇于构思,又善于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用铿锵有力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去感受实践魅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探索未知,用每一分努力去绘制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建设献言建策。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优秀学生标兵】吴娜:“笨鸟”的华丽蜕变
    【优秀学生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