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动物医学院药学系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拓展教学场景,积极探索“课堂—市场—实践”贯通融合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升专业素养能力。
问题导向,联动实践,延伸课堂专业学习
近日,2023级药学专业110余名学生在李丽霞、邹元锋两位课程主讲老师的带领下,带着问题和任务在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这一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开展《生药学》课程的现场延伸学习。
“传统课堂中,学生多通过标本和图片学习药材鉴别,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李丽霞介绍,为破解这一教学痛点,课程组在行前做了充分设计,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方式,让学生围绕道地药材鉴别、质量等级评价等议题开展前置研究,带着问题走进市场。
在教学现场,教师与特邀的成都市药品检验所专家、市场资深从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通过“看形状、摸质地、闻气味、尝滋味”等实操方法,对川芎、川贝母等近百种药材进行实物鉴别。“以前在实验室看的是标准标本,今天才真正理解不同产地丹参的品质差异。”2023级药学专业张同学感慨道。这场“行走的课堂”不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实践认知,更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案例解析,朋辈引领,拓展专业视野
在药学专业的概论课上,三场“优秀校友进课堂”的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课程邀请兽药研发、医药营销等不同领域的3位行业专家与主讲教师一起,与2025级120名药学专业学生以对话、研讨、展示的教学方式开展专业学习。
校友们以实验记录展示、案例分析、职业路径解读等方式,将行业最新动态和实际工作场景引入课堂。这一举措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发展,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之前我以为药学出路较窄,听完分享才发现从研发到市场有这么多可能。”2025级杜同学在交流后深受启发。校友的多元成长路径,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其职业认同与发展内驱力。
近年来,药学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教学中突出问题导向、项目实践、实训拓展,促进从教师单一的“教”到学生主动的“学”的转变。下一步,药学专业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围绕行业发展需求,聚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加强交叉融合,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着力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