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王乾龙,男,四川广安人,中共党员,机电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曾任学院农电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团支部学术委员和心理委员,综合学术成果成绩排名年级第一。研究生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研究生标兵提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多项荣誉;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和二区Top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累计影响因子33.3;带领党支部开展多项创新活动,获评“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并成功结项。
以专注之力深耕科研之田
顺应时代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他以满腔的执着与热忱,毅然投身于浩瀚的学术探索之旅。
在科研实践的广阔天地里,他展现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优秀的研究能力。在邹志勇副教授悉心指导下,他聚焦智能光谱学分析与机器学习应用这一前沿交叉领域,深度参与导师的两项研究课题。从零起步,他迅速掌握了光谱成像与机器学习的精髓,在研究中焕发出非凡的学习力与创造力。他亲手处理并分析了数万组涵盖猕猴桃品质属性、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红花籽油掺假等关键领域的光谱数据,为精准农业、土壤环境治理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了科学支持和新的解决方案。他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Talant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及《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力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已被中国科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埃及吉萨农业研究中心食品技术研究所油脂研究部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以教研共进铸就全面发展
秉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理念,他在教学实践与实验室管理中不断磨砺自我,成就自我。作为课程助教及无损检测实验室管理员,他在教学实践和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凭借自身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团队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他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交织,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深刻理解每一个概念。面对学生的疑惑,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解答,与学生携手共进,在求知的道路上留下串串坚实的足迹。在实验室管理中,他负责太赫兹光谱及高光谱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与运行维护,为师弟师妹们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和技术指导。他从容应对实验设备故障与技术难题,以实践为笔,智慧为墨,不断优化实验流程,推动无损检测研究迈向新的高度。他坚持高效沟通与资源整合的理念,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共同营造出和谐高效的实验室学习和研究环境。此外,他还积极与其他高校的相关团队展开深入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汲取前沿研究的精髓,为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团队研究的优化与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共同书写教研共进、全面发展的辉煌篇章。
以责任之心践行党员担当
自本科时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王乾龙便积极投身党务工作,研究生阶段更是勇挑重担,担任学院农电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期间,他提出“学习—实践—反馈”三步闭环法,巧妙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极大提升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与支部工作的流畅度;创新推行“师生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的思想教育模式,深化了思想教育的内涵与实效;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党建工作与专业特色巧妙结合,精心策划了“学工强农——走新时代科技强农之路”等系列特色党建活动。在他带领下,农电研究生党支部不仅成功跻身“2023-2024学年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名单,还顺利通过了中期考核及结项。一路与支部携手前行,他自己也获评学校“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研途之中,从科研战场的奋力攻关到服务同窗的热忱奉献,王乾龙在每一项工作中都熠熠生辉,尽显当代研究生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展望未来,他将继续勇攀科学山峰,矢志不渝为农业智能化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