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我校成功入选。从完善AED设备到常态化培训,从线上学习平台到技能竞赛,我校已构建起“设备-培训-实践”一体化急救教育体系。此次入选标志着学校在推进急救教育、守护师生生命健康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迈上新台阶,更是推动我校急救教育向更高水平、更广范围迈进。
根据《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试点周期为两年,核心目标是提升师生健康素养,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完善校园急救教育体系。
以校医院作为核心支撑,学校已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急救硬件网络——除配备担架、急救箱、氧气瓶等基础设备外,在校区运动场、校医院等关键场所,三校区已部署AED(自动体外除颤仪)8台,为突发状况下的“黄金救援”提供硬件保障。
在培训体系上,学校通过“校-会-团”联动模式,与雅安市、成都市及四川省红十字会深度合作,自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线下培训超10场,300余名师生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同步推出“四川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小程序”,覆盖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400余人次线上学习,理论与实操能力双提升。
此外,2024年通过“急救技能普及月”“研支团宣讲”等4场大型活动,覆盖师生近2000人次;全年3500人参与急救技能线上线下“知识+技能”比赛,2647人通过考核,90名“急救能手”脱颖而出,校园内“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氛围浓厚。
入选试点后,学校将以“能救、敢救、会救”为目标,从完善AED部署,到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专项培训、推进常态化实践、拓展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急救教育向更高水平、更广范围迈进。学校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持续完善急救育人体系,创新培训手段,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意义的校园急救教育品牌,为构建平安校园、推动全民急救事业发展贡献川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