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院高芸受邀做客管理学院。高芸研究员以“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方法及方向探讨”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农业技术经济案例研究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由副院长李冬梅主持。
报告中,高芸研究员以三篇案例论文为例,详细讲解了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展开、研究发现等。首先她以养蜂业的机械化滞后问题入手,从养蜂车补贴政策能否促进养蜂车推广应用为题,分析了蜂业补贴政策的突破口和支持框架,并对补贴政策的效果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其次,在该政策实施后她又持续跟踪政策落地情况,再次对蜂农购车意愿、养蜂生产模式与养蜂车功能的匹配等开展分析。最后,她以两家数字化转型的农资公司为例,详细讲解了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过程和机制,揭示了“数字技术支撑-市场化机制驱动”的创新机理和实践价值。
学术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技术经济及案例型论文写作开展深入探讨,重点关注技术与经济的学科交叉、典型案例的选择、数据获取及案例呈现方式等。高芸研究员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逐一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强调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注重实践、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并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找问题、解难题”。

主讲人简介:
高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蜜蜂),201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向博士学位。长期聚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社会化服务及技术经济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农业经济问题》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项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并应用于农业政策制定。其研究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在农业技术经济分析、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构建等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研究成果被央视、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