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动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中国梦.三农情”到革命老区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开展关于农村脱贫攻坚成果的调研活动。上八庙镇镇长、动科2005级校友牟东风接待并指导了实践活动,带师弟师妹们走遍该镇所辖的13个村和1个居委会,近距离走近他的基层扶贫路。
农业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芦笋作为一种抗寒抗高温的植物,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够做到一次播种,常年收获。2017年10月,“恩阳芦笋”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上八庙镇海拔在500~750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合适种植芦笋。在镇政府的引导下,最早的一批芦笋于2015年种下,经过三年的时间,其经济效益初露锋芒。季台村支部书记熊正杰告诉实践队员们:“该村大约种植芦笋150亩,每亩投资约4000元,其中包括土地流转费、芦笋幼苗费、村民人工费、肥料费等,预期产量为每亩产1000斤,每年可收获2~3次。芦笋的市场价格平均为7元/斤,按此计算一次收获预期可获利润3000元/亩,相比于水稻和玉米等常规经济作物的利润高了许多。”
牟东风告诉同学们,除了村村种植芦笋外,有机蔬菜水果、中药材胡姜、“旱地渔业”、南江滩羊养殖等等农业产业分布到各个村社,为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科技是农民增收的技术保障
“玉米+红苕”的间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红苕的耐旱喜阴特性,两种农作物高矮搭配,不仅能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巴村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有挺拔的玉米,果实硕硕的水稻,布满藤蔓的丝瓜和苦瓜,排列紧密的红薯和躺在地里的南瓜等等,这是“分层种植”技术在农村的实际运用。
白庙村每家农户附近都有大大小小的水池,水池容量200-300立方米不等,池塘的修建根据地势的高低沿着溪水的流向修建,将“水往低处流”的势能作为灌溉动力加以利用,即自流灌溉,每个蓄水池可灌溉40-50亩耕地,再利用当地的地形进行分层种植,这种自流灌溉系统可大大减少人力负担。
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夹带着山体里的许多矿质元素和营养物质,因此当地又利用自流灌溉的池塘进行养鱼,增加了附加经济效益。
作为一名农大学生,牟东风说他自然知道农业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利用这些农业科学技术为农民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是他所在政府坚持的方向。
专业合作社是共同富裕的手段
在镇政府的主导下,各村部均设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由村部统一联产,采用贫困户资金入股的方式,在芦笋收获期就可以给贫困户分红,集散户成规模在体系化的种植与养殖,使得生产更加规范、整齐度更高。在平常的生产过程中,专合社会直接聘请村民来做工每天70元,让所有村民们能看到自己投资在增长,在保证作物的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帮助有余力的农户增加收入。
另外,各村部均组织筹办农民夜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每周2次,每次1-1.5小时的集体培训让“技术”下乡,帮助农民的农作物、家畜家禽更好的生长。
“四好”乡村是扶贫攻坚的最终目的
牟东风告诉同学们,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
“洞子寨”是当地一个具有历史故事的古迹,政府因地制宜将其所在的三巴村打造成为一个集红色旅游、种养植为一体的多元化乡村。
上八庙镇还在着重构建“芦笋特色小镇”,举办芦笋节活动,评选“最美芦笋技术员”、“芦笋王”、“最美芦笋种植户”等大大激发了种植户们的种植热情也形成了以芦笋种植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通过巴山新村的建设,所有贫困户的住房都得到了良好的保障或改善。在大多数村部,都建有乡村卫生站、法制书屋、农民夜校培训室,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真正焕然一新。
翻出以前的照片,牟东风本也是一个白面书生,他说现在又黑又老的脸是基层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乡村振兴、农民满意的军功章。他还介绍,川农大在巴中的校友人数众多,仅巴中校友qq群里现在就有404位校友,这些校友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各行各业的一线为巴中市的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扶贫攻坚工作贡献着川农力量。也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收获,检验书本所学,将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国家的“三农”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