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为龙头,以100万创业基金为支撑,以创业孵化基地为支柱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搭建更高更好的创业平台。2009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成立, 2011年与成都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合作成立“中国大学生创业园(四川农业大学基地)”,2012年与雅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申报、共建“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使越来越多的川农学子在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中发现商机,找到创业的着力点,进而实现人生梦想。这处传承并践行着川农大“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创业基地,被广大创业学子形象地称为充满活力的“梦工厂”。
本网推出“创业故事·你我他”专题报道,与在校学生分享那些奔腾激扬的创业故事,共同迎接2013级新生同学!
——————————————————————————————————————
姜亚强 :二手市场的项目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10级2班学生,三年前创办二手市场。
个人感言:我相信我的大学毕业不会是失业。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创业的机会,也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和一路走来的团队成员,我们都是最优秀的,相信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走进位于川农大创业孵化园的二手市场,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以旧书为主,兼营一些学习用品、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在市场服务的每一个小掌柜,都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为光顾市场的同学带来提供着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手市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二手物品交易平台。
“每年将大四同学的书籍和一些可再利用的物品收集起来,再卖给需要的同学,这样不仅能够让我们的同学们节约钱,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更能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艰辛和乐趣。”店长姜亚强介绍。只要在这里创业的同学每次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的当班,争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同学带来贴心优质的服务。用他们的话来说,“不仅是在销售东西,更是在做好每一次服务。只有同学满意了,我们的创业才能令自己开心。”
加入到市场来的同学们要胜任小掌柜的角色还真不容易,也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每天要面对不计其数的同学,偶尔也会遇到突发情况,在妥善处理好事情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处事能力。小掌柜每天会统计物品的销售情况,根据市场需求,统计需要进货的项目然后反应给店长,当然,作为大掌柜的店长就负责市场的运筹以及商品的补充和运输。
姜亚强出生在成都新津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和母亲都在外面打工。他这三年的创业实践还得从头说起。在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摸索,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从小就喜欢挑战的他从来不会轻言放弃也不后退。特别是在收购的那段时间,白天顶着炎炎夏日在帐篷下收购旧书,每天搬运东西要到晚上九、十点,有时候雅雨来临,也只能淋着大雨搬运书籍。经常回寝室都是全身湿漉漉的。
“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就一定会比以前的自己更好!”这或许不仅是经济上的好,姜亚强更觉得是人生阅历和自己能力的提高挑战。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的时候,比如同学对商品的刁难,他会告诉自己冷静的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因为同学不满意,肯定有自己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就应该正视这些失误,争取让每一位来市场的同学对商品和服务都满意。在二手市场的这三年拼搏中,他投入了差不多五万余元作为创业投资,这部分钱大部分是家里的支持,还有以前他做兼职挣的钱。“只有自己投入了,才会好好珍惜,好好奋斗,而需要投入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一种态度和激情。”姜亚强话语中充满自信。
天道酬勤。现在姜亚强的二手市场已经初具雏形,在销售的产品和方式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元素,而他提醒自己这时候更不应该松懈,努力将创业成果的二手市场走出川农,走向社会。或许这个目标过于遥远,但是局限在一个学校的创业项目,始终是有自己的发展瓶颈,只要不断的摸索和学校老师及地方人社部门的帮助,他相信一定能会成功。

左二为姜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