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奖励大会是一次最好的总结和梳理。所有的表彰都昭示着学校一年来蓬勃的发展。和去年同期相比,学校在2012年8月到2013年7月一年间可谓收获多多,从表彰项目和数据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读出学校发展的一些轨迹。
新增3个博士后流动站彰显实力
在教学奖励下设的学科专业建设奖中,3个博士后流动站是去年所没有的奖项。2012年,我校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和草学三个学科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继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成功后,我校博士后工作获得的新突破。至此,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增至7个。
此外,教学奖励中,4年评选一次的教学成果奖和2年举行一次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奖也折射出学校在教学上的不断努力。此次共表彰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9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4项。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奖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2人。
科研工作呈现勃勃生机
与去年相比,科技奖励中科研平台建设奖是今年的亮点之一。今年共表彰厅局级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中心3个、研究基地2个。他们分别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德国研究中心”、“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的大踏步前进,无疑将为我校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无论在SCI学术论文发表上,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报上,以及科研成果上,都显示出勃勃生机。尤其是新品种及专利奖上,获得省级新品种20个,而上一次这一数据是9个。发明专利78项,增加了26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是去年29项的3倍多。外观设计专利从去年的27项攀升至85项。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大会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德给予了特别奖励,这是我校首个自己培养的长江学者,也标志着我校师资队伍层次逐渐完善,从院士、杰出高级专家、到长江学者、杰青,各个层次一应俱全。在过去一年,学校还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8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9人。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梯队。师资队伍的壮大是学校发展的后劲所在,期待下一季教师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