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牢牢树立“学生就业是学校头号民生工程”的办学理念,曾经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肯定,201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重要支撑点。
您是否做好了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人才的准备呢?本网特别推出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求职记”,分享师兄师姐如何成为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希望这些实战技能对在校学子们有所启示和帮助,希望更多求职者早日成功加盟心仪的单位。
..............................................................................
新闻背景:卢娜,动物医学院药物制剂专业2010级学生,参加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职位笔试第一(127.90分),面试第三(82.60分)的成绩成功考入青岛市保税区国家税务局。
求职,是我在大学的最后一门必修课,自己是评分老师,得分就是自己的满意指数。
半年的求职历程,让我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深刻,对象牙塔外的生态环境多了一些了解。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回顾并记录自己的求职历程和内心感悟,希望对即将踏上求职历程的师弟师妹有些许启发。
我不满意or不满意我
2013年的6月份,忙完手头的一些事情,将求职正式提上日程。我开始在学校的就业网站做职业兴趣能力测评,向身边的师长朋友咨询一些关于求职的问题,注册很多求职网站的账号,认识公务员考试和选调生考试的不同,查看众多知名企业的网站和招聘启事……这种新鲜感十足但毫无方向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三结束,让我认识到三年大学对自己职业兴趣和性格的改变,也对求职有了初步了解。
一直到2013年9月中旬,求职的方向还没有确定,我一边收集各方信息,一边为找不到着力点迷茫困惑。而此时,各类校园招聘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并不错过好机会,我关注了医药联盟网、药圈网、公务员考试网、事业单位招聘网、银行招聘网等多个网站。
因为大一大二都参加了校园双选会的服务工作,根据我之前的统计,仅双选会当天提供的动物医学相关职位数量就有应届毕业生的2-3倍,所以我和身边的同学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有“求职并不难”的想法。2013年11月13日,是雅安校区的冬季招聘双选会召开日期。我身着正装,拿着精心设计的5个版本共25份简历,参加校园招聘会,但是结果并不如意。因为详细了解这些企业之后,才发现其中的一些企业提供的职位在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培训机制、发展空间等方面和我的期待差距甚远。
学院辅导员老师及时帮助指导,让我开始思索新的方向。我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学生干部经历,将求职目标初步定为医药销售、行政管理、培训讲师、财务会计等几个方向,并根据不同的方向查阅相关招聘信息。根据企业知名度和与专业相联的程度,申请了很多相关的职位,仅医药销售的申请得到部分回复,其他都石沉大海,去电咨询得到的回复基本都是企业更欢迎有相关学历背景或工作经验的人加入。一个打击!
迷茫困惑and勤奋执著
下面是我重要的几段经历——
医药代表:根据药物制剂的专业和职业兴趣,将其中一个职业定位为医药代表。我将福布斯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制药类企业找出并分别投递简历,并通过老师和朋友介绍认识了几位医药代表,通过内部推介的邮箱投递简历,最终接到了阿斯利康的实习生面试通知,并得到实习生的岗位。
银行招聘:因修读了财务管理的双学士学位,并且向往银行工作,所以重点关注了银行招聘网站,顺利通过简历筛选、初面、笔试,但是无领导小组面试却让我手足无措,惨遭淘汰,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但也让我在以后的无领导小组面试中更从容地展示自己,
亲历职场:12月底,离开学校之后,我实地考察了几个录用我的企业,并选择进入一家企业做实习生,主要从事销售工作,近一个月的实习工作,让我明确意识到自己从销售中获得的成就感不如在校期间服务同学更强烈,认真思考后,决定辞职,选择可能更加喜欢的公务员作为职业选择。
备战国考:参加了几场校园宣讲后,让我意识到面试考察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盲目地投递简历而不准备面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而无能为力。我分析了各种招聘的共性,发现很多大型企业招聘和行政事业单位招聘都会进行行测和申论的考试,其中国家公务员考试考题难度最大,于是开始备战国考。
一、全面把握考试,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公务员讲师校园宣讲的复习建议,根据考试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从9月29日制定计划起,开始正式进入复习阶段,到12月24日参加考试,粗略看来有3个月的时间,每天按上午、下午、晚上3个学习时间段计算。其中需要扣除每周约2.5天双学位上课时间,主修专业剩余理论和实验课程合计约4天,毕业论文修改及准备答辩约2-3天,期末复习及考试(两门课程)约3天,其他不可用时间计划约2天,仅剩余32天。这样计算下来,会发现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
我制定了整体计划表,让我对公考有更客观的认知,特别是对复习时间的紧迫有更真切的认识。
二、严格执行计划,直面知识短板。在公考复习过程中,发现有些类型题目自己比较擅长,但也有些类型很难提升,比如很多考生会选择直接放弃数量关系,一个原因是数学基础差,另一个更重要的是不喜欢这类题目,所以不愿意去复习。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类题目,比如数量关系的题目,第一次看根本找不到思路,就将题目整理到一起,每次复习该模块时都拿出来看一遍,反复几遍之后,也会发现这些题目很巧妙,很可爱。
三、注重申论,注重积累。很多考生都比较喜欢做行测题,因为行测题解答用时较短,具有趣味性,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导致我们练习申论的时间会远远少于行测,但是根据公务员考试官方分数分析,公考中申论的分差远大于行测。正是因为在公考官网看到这个信息,在后期的复习中我调整了复习计划,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申论的练习上,事实证明,这个调整是对的。
申论和公考面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公文写作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练习提升,但是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大学期间,我加入学院学生会系统,尤其是担任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的经历,让我对很多组织管理工作有了鲜活的认识和感悟,深刻认识到解决问题既要注重全面,也要把握核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的政治素养,同时公文写作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四、关注时事评论,提升政治素养。不管是否参加公考,对于社会的认知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职业发展。多关注新华网、半月谈、人民网等网站,不仅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更全面地认识社会,也能在无形中培养大局观,提升政治素养。将实际的学生工作和这种理论学习结合,将很大幅度提升申论写作能力。
一些感悟心语
深刻剖析自我,充分准备求职。客观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找到与我们更匹配的工作,可以借助老师朋友的眼睛看自己。
不是每次求职都成功,但是争取每次都有新收获。面试之后,无论成败,都要客观分析自己求职中的优点与不足,争取下一次展现更优秀的自己。
珍惜大学时间,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多种组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果这些你都不喜欢,可以学习一个特长或者读一些好书。和小伙伴一起奋斗的时光,回忆起来才会嘴角上扬。睡懒觉、追剧、打游戏这些方式会让以后的自己很遗憾。
用包容的心胸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因为这些美好的感情,所以我们更幸福。求职是大学的最后一门必修课,也是另一个征程的第一步,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