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所系列学术报告会拉开帷幕

2015-06-01 16:07:25作者:玉米所 来源:玉米所 点击数:

  

  
  5月31日上午,玉米研究所系列学术报告会在成都校区拉开帷幕,玉米研究所张志明研究员与徐洁博士受邀分别作了题为:“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研究进展”和“Biased fractionation and regulatory neo-functionalization on subgenomes of maize 玉米亚基因组间基因不均等丢失和新功能化”的学术报告。

  张志明研究员详尽介绍了基因组定向编辑的定义、三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自己在玉米抗纹枯病、穗粒腐病、玉米籽粒粒型性状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阐明第三代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情况。徐洁博士通过生动形象的典故——“田忌赛马”以及“屌丝逆袭”等当前热门词汇,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玉米进化过程中,亚基因组1与亚基因组2分别在正常环境与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情况。

  本次报告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参与,报告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发言,就科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据悉,玉米所每个月将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研究生科研兴趣,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报告人简介:

  张志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玉米抗纹枯病、穗粒腐病及玉米籽粒粒型性状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功能验证及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玉米Mu、EMS、CRISPR突变体库的构建、鉴定及重要基因功能解析等;植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主持在研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获四川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中华神农科技奖三等奖1项,培育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3个、国家审定玉米品种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徐洁:女,博士,国家公派留学回国人员。主要从事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重要候选基因发掘与分子机制研究;玉米中转座子的功能与进化(与普渡大学Damon Lisch教授合作研究);玉米亚基因组显性效应(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cheal Freeling教授合作研究)。2003年-2007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2014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2013年获得教育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论文的合作研究;2014年12月取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1月-至今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工作。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