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为进一步加强中德学术交流,促进蜂产业的长足发展,由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学院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校区举行。管理学院副院长符刚、中心科研人员、水稻所和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
Heinrich Kersten以“Successful and sustainable farming and bee-keeping does not include contradictoriness”为题,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现身说法,结合自己40多年从事有关蜂产业的行业经历及经验,举例说明了德国及周边国家不同规模养蜂场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蜜蜂授粉的重要性和诸多优点,并着重阐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及世界蜂产业遭遇的诸如蜂螨、“群体崩溃紊乱”现象及生物入侵等问题,介绍了对应的处理办法。同时,详细分析了德国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以及作物变化对养蜂业的影响,指出了德国养蜂业和种植业的差距,并提出了实现二者双赢的一些设想。
到场师生与Heinrich Kersten在报告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交流与讨论,提出的“蜂蜜可以进口,但授粉不能进口”等观点引起了所有人的强烈共鸣。报告阐述的尊重蜜蜂授粉自然规律、提升产品品质、实现种养双赢的思路,为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了一个新的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