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zir Ahmad(纳齐)来自巴基斯坦的“百花之城”——白沙瓦,这里是被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国的地方。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的留学生,纳齐显然已经在“变得更优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长期坚持的志愿服务获得本年度我校“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他也是我校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留学生。
不忘初心:把志愿服务装进行囊
天助自助者,纳齐始终信奉这句话,并以此作为志愿者的初衷,砥砺前行。2001年,正值他16岁,母亲病危使纳齐无比悲痛,她临终前告诉纳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善良并且乐于助人的人。”读书不多的母亲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纳齐小时候放学回家后,母亲都要让他列一个清单来表示自己每天做了什么,并让他谈谈收获,鼓励他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纳齐在兼顾学业的同时愈发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温暖与感动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他认为志愿是没有国界之分的,所以他会一直砥砺前行,发自心底地帮助别人,无论在自己的家乡还是遥远的中国。
在来到川农4年的时间里,纳齐不仅专注于科研学习,还做了许多志愿者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学校附近的社区医院里,纳齐帮助护士疏导人流,并积极地引领病人去对应的科室治疗,接受过他帮助的病人虽然在第一次见到他时会因为外国人的面孔而感到愕然,但对他的服务却都给予了一致好评。遇到长者或者儿童,他一定会热心地搀扶他们到达目的地。纳齐总共参加了两次献血活动,一次是爱心站献血活动,一次是成都市无偿献血活动。他不仅参与了献血环节,还会照顾那些前来献血的朋友。在社区的幼儿园里也能看见纳齐的身影,他会教孩子们简单的外国礼仪和英语,还会陪孩子们做游戏、学绘画,以及开展一系列开发智力的活动。养老院更是纳齐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些老人对纳齐来说胜似亲人,老人们与纳齐皆以真心互待,共同享受着彼此带来的温暖。
志愿无国界:在播撒爱心中收获
这么多志愿活动中,他印象最深的有三次,这三次活动都令他收获颇丰。
第一次是在医院中做志愿服务工作,在那里,他遇见了好朋友李莉,他们有着相同的做志愿者的初衷,有着相同的爱好,最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来自一个中国女孩的关爱与温暖。
第二次是在一个幼儿园,当他教完小朋友最基本的外国礼仪后,小朋友们便拉着他玩中国游戏,在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又重温了一遍童年天真无邪的时光,最令他吃惊的是每位小朋友都为他准备了小礼物,这让他觉得很贴心。
第三次是在养老院,志愿服务让他认识了一位70多岁的可以很流利地说英文的老太太,一个人生活的她在接受了纳齐的多次帮助后,觉得纳齐就像是自己的儿子,那么懂事,那么可爱。于是,老太太便常会带他去家里做客,并精心烹饪川菜给他吃。纳齐非常感动,志愿者活动让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有活力,遇到这么多善良的人是他生命的幸事。
对纳齐来说,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便是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不仅如此,志愿服务工作还能使他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接触到更多的平台,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而这一切也能令他更好的感受中国的文化,适应在四川的生活。
谈起对加入志愿活动的大学生的建议时,纳齐始终强调“By heart”,他说,只有不计回报地全身心付出才能在志愿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只有发自内心地想去帮助别人,才能无关乎金钱、名利、目的,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志愿无国界,只要你拥有一颗善良的、愿意服务他人的心,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你是什么种族,志愿者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这正是纳齐身体力行传播给我们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