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淅淅生威”做学生最好的引路者——记体育学院班主任余威老师

2017-06-07 16:58:20作者:梁琼 来源:体育学院 点击数:

  


    毕业季来临,通过四年的沉淀与积累,2013级体育教育1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小班41名同学,100%毕业、100%授位、100%就业。9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有被四川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也有被成都体育学院等体育专业院校录取。考研录取率达到22%,是体育教育专业历史上考研最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班主任余威老师四年以来的引导与关爱。作为毕业班学生,在她的帮助与鼓励下完成蜕变,想在毕业前送给她一份礼物,再三思量后决定写下这篇有关于“余老师与2013级体教1班”的回忆录送给她,以表达对她的不舍与感激之情。

  艺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余老师看上去是一位身材娇小、温文尔雅的老师。大一进校时,在新生家长座谈会上,家长看到瘦小的余老师时,有家长担忧:“余老师能否管住性格奔放的体育班?”这个41人的大班,且班上男生居多,让一些家长猜想余老师心里会承受不少压力。

  但是,她却有自己的办法和招数,在第一次班会上就以“艺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来引导大家,这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个身材娇小的老师身上,可以爆发出巨大能量,也为大家作为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了今后职业发展的初步目标。为使同学们顺利度过大一迷茫期,余老师与同学们商定,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班级奖励机制”,使班级有了更多的凝聚力。

  小班会定时召开班会,每一次班会,余老师总会根据工作安排,结合学生需求,为大家量身定制“营养套餐”;每一次班会,余老师讲话中折射出缜密的思维方式,使大家学会了看问题想事情应该更加全面周到;每一次班会,余老师旁征博引的教育方式让大家受益匪浅。在她的带领下,小班在大二时获得了“校级优秀班集体”、“校级优秀团支部”、“专业技能大赛第一名”等多项集体荣誉,小班寝室在大学里还获得了“党员文明寝室”、“寻找川农最美寝室第一名”等荣誉。

  榜样作用 引领前行

  大学里,余老师很少对学生提出要求,也极少在班级内制定规章制度,而是身体力行、发挥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刻苦奋进,向优秀看齐。余老师的专长是太极和武术,由于对自身专业的热爱,她长期组织太极拳爱好者在研究生公寓的荷花池、在十教AB区之间、在老板山大鼎前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太极拳公开赛中,余威老师与李煦老师共同带领团队获得了两项单人一等奖及团队一等奖,拿到了2018年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机会。余老师对专业学习的激情及对教学的热爱,使班上同学深受感染,所以班级同学在大一时,就各自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积极加入校代表队训练,40%以上的同学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体育竞赛,并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40余人次。除了积极参与训练和比赛,同学们也常常与余老师一起出入图书馆,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争做一名一专多能的、有文化的体育人。

  四年来,小班的同学们在各方面也取得较多荣誉和成绩。1人获得优秀学生标兵,16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捐资奖学金,3人保送研究生(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成都体育学院),3人作为第一作者在“当代体育科技”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主持两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项);班级有15名学生党员,14名校级、院级主要学生干部。

  亦师亦母 亦友亦姐

  大学四年,乃至人生一辈子,余老师是严师慈母,也是亲人朋友。在学习中,她是严格的老师,班上虽然没有固定的制度,但她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每一次外出必须向她请假。

  在生活中,她是慈爱的母亲,把每一位同学当作自己的孩子,她希望每一位孩儿都取得成功。当孩儿们破茧成蝶的时候,她期盼又紧张。大四时,班级共3人参加保研答辩,余老师一边是紧张,一边是心疼,以至于她不敢去现场观看学生答辩,她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谁落选都会很心疼”。当余老师得知3人成功保研时,她激动万分、高兴不已时,不忘提醒学生确定学校、联系导师。

  有困难时,余老师是姐姐,作为体育生,在体育馆挥汗如雨的训练结束后,常常回到寝室已没有热水,大家会毫不犹豫的去“麻烦”这位“余姐姐”,去她家洗头洗澡。

  学生失恋或郁闷时,余老师是朋友,会耐心倾听大家的烦恼,并积极开导指引大家走出困境。她还常常与大家分享美食。在余老师的感染下,大家成为了懂感恩、有情怀、重感情的体育生。

  即将毕业,余老师组织召开了最后一次班会,她告诫即将毕业的大家:“现在止步,等于放弃未来,不能停止脚步,需要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才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