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的风景,心中的藏情

2017-06-18 23:28:37作者:王连 张洁琳 何秀芝 来源:都江堰校区 点击数:

  


  “有点激动,全力以赴。”旅游学院守愚团队的项目《嘉绒藏族装饰图案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在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中,继获得校内预选赛哲学社科类一等奖后,再次获得省赛一等奖,入围国赛,团队对民族文化的执着研究又有了新的动力。

  藏族文化凝聚的团队

  团队中蒋思玮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嘉绒藏族男孩,来自四川阿坝,在藏区生活,初中开始学习画唐卡,受到嘉绒文化的影响,对于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有着深刻情感。大学里,他选择了产品设计专业,对专业知识越了解,他越是希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藏族文化结合,把藏民族文化传承发扬。“我对于藏区的情感就像是牦牛奶,越吸越多,越多越营养”。

  无独有偶,青年教师张垭欧老师长期研究“藏式装饰元素的符号化提取设计”,当她第一次在课堂上分享研究成果时,蒋思玮就主动找到她,希望把这一思路运用到发展加绒藏族旅游产品上面。

  在张垭欧老师的指引下,蒋思玮和好朋友郭丹丹一起,找到对藏族文化感兴趣且专业知识扎实的段钠姝、夏杰,四个人组建“守愚”团队,团队申报的张垭欧老师指导的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关于对嘉绒藏区乡村特色旅游的藏饰元素设计》成功立项,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中项目继续孵化,实践项目获得第四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方案征集一等奖,团队获四川高校联合会优秀团队。

  两千张照片,图案里外处处寻觅文化

  团队的调研之旅,20天时间,4个县,11个村,32处古遗迹,2300多张照片,团队利用暑假开始了嘉绒藏族装饰图案的实地调研。张垭欧老师都手把手教指导他们如何分类拍照,走访手工艺人,收集资料……

  通过走访阿坝州马尔康市、黑水县、理县、金川县等地的32处古寺庙和古建筑,对当地手工工匠、唐卡壁画画师、装饰工人、纺织匠人等190多人的采访,团队拍摄了与嘉绒藏区的自然人文、建筑、手工艺品、服饰、壁画岩画等有关的照片2300多张,收集了当地赋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装饰图案元素,提取出了自然和人文色彩,归纳总结出了嘉绒藏区代表性色彩。

  在嘉绒藏族地区调研的阶段中,成员们都居住在当地村民家中,对当地淳朴的人文风情感受颇深,当地村民非常热情,主动提供免费住宿,团队感觉很不好意思,就尽可能帮助村民们做一些活。当地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发达,处在高原地区,有很多山环绕,五六岁的孩子上学一天要跑好几公里路,早上起来就背着书包翻山越岭去学校,孩子们给人的感觉是很积极、淳朴、自然,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考察中,当地的自然景象给队员们带来了很大震撼。那里的很多古庙都有着几千年历史,寺庙里的壁画、佛像、鼓上面刻着精致古老的图案,颜色绚丽,很有冲击力,深入了解藏族元素后,发现那是一个没有商业化的气息,少了大同小异的现代风格,淳朴的世界,队员们觉得“那里的人、那里的地、那里的屋都让他们很震惊,那里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可以去探索很多东西。”

  守护信念 克服重重困难

  团队调研地都在高原藏区,队长郭丹丹一直生活在平原地区,到了调研地点,身体出现了不适,一个星期才适应环境。语言不通是团队遇到的很大一个难关,郭丹丹说:“在那里,只有差不多同龄的人会讲汉语,老人和小孩都讲藏语,每次交流都需要蒋思玮进行翻译”。

  蒋思玮大二下学期转专业至成都校区,团队成员分布两校区,为了准备比赛,他每天只能乘最早的一班车赶来都江堰,赶最晚的一趟车回温江,他说“忙的时候一周要从温江和都江堰之间来回4次,往返3至4个小时,有时候回到寝室都已经12点了”。

  采写的样本大,但下笔时却又出现了麻烦。几位“图像”思维的同学,文字跳跃,连基本论文要素也都从零开始学习。刚开始指导老师看了论文,全盘否定了论文。在张垭欧、邓维杰等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他们参考大量资料,反复修改才最终完成论文。在最后的图样绘制及设计中,更是常常没有设计思路,团队相互打气,从指导老师,经典设计稿中获取灵感,一步步完善。目前,团队正在与梦士设计部合作,将研究成果投入运用,和圣洁冰川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也在洽谈中。

  参赛获奖对团队而言只是抛砖引玉,热爱藏族文化的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嘉绒文化,并提出宝贵的建议,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融合,也不断拓宽民族文化发展领域的新研究、新设计。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