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敦刚:深思熟虑,砥砺前行

2017-06-21 11:03:06作者:学生记者马余晋 来源:经济学院 点击数:

  


  臧敦刚,我校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师,四川大学金融经济学专业博士,2014年7月来校工作,2017年3月任金融学系副主任。入职以来,臧敦刚老师以第一作者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被《农业经济问题》、《华东经济管理》等CSSCI、EI、ISTP期刊收录8篇,出版专著《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与创新》,主持与主研国家级、省级以及横向等科研项目15项。2017年,被拟评为学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推荐参评特等奖),入选我校“双支计划”第五层次,《四省藏区微型金融精准扶贫机制及政策研究》研究项目已被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公示。

  近几年来,学校招聘了大量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文社科类青年业务教师,学校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和政策支持。凭借自己的功底和努力,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获得了较好发展,臧敦刚老师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科研,需要一些深思熟虑的耐心

  “性格上沉稳有风度,做科研冷静且耐心,工作中深思并远虑。”这是许多人对臧敦刚老师的印象。

  臧敦刚老师在四川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是对人民币汇率及金融监管的研究,来校工作后他的研究方向则逐步转向农村金融理论。

  “来到川农以后,立足于学校的农业优势,相较于其他院校的金融特色,为适应经济学院发展和定位需要,我便转向研究农村金融理论。”臧敦刚老师说。

  谈及研究方向的转变时,臧敦刚老师也有自己的深思熟虑。但事实上当时他的“转型”之路也走的十分艰难。短期之内无成果,论文投稿多次被拒,这些都曾是他所遭遇到挫折与困苦。“那时候最怕遇上瓶颈期,即使苦思冥想也没有收获,这种感觉并不好!”

  当经历过这些困难之后,臧敦刚老师慢慢的在科研中积累经验。如今他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完美方案”。同时,他也教导学生在做科研时一定切忌急功近利,只有真正耐得住辛苦与寂寞,时刻保持深思熟虑与冷静耐心,才能终有所获。

  学习,需要一些天马行空的思想

  臧敦刚老师近年来在科研上得到了许多成果,同时作为金融学系副主任的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与许多创新的想法。他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常常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近年来,经济学院学生的学习风气愈渐端正、学习氛围愈渐浓厚,这让臧敦刚老师感到十分欣慰。但他也发现了学院个别老师存在“填鸭式”教学的问题。他认为这种问题的产生不仅归结于某个单方面因素,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要启迪学生,使其不单单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拥有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臧老师的课堂上他很少使用幻灯片,大多数时候是依靠其个人的知识体系讲解课程。他习惯于简洁的介绍课本上有大段解释的知识点,而更专注于解释一些重要且具有特征性的内容与热点话题。这也是臧老师为了传达自主学习理念以及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而选择的“特色”教学方式。

  臧敦刚老师并不赞同“为成绩而学习”这种观念,学习一定不能具有功利心,一旦掺杂了别的想法,学习中所得到的知识也会变得不纯粹。“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学生一定得多思考,往往就是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反而能够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臧敦刚就是这样一位深思熟虑却并不缺乏创新思想的老师。正是由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沉稳耐心,才让他一路走过艰难困苦,带领莘莘学子在“金融之路”上砥砺前行。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