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火热开展

2017-07-06 05:43:44作者:熊梓岑 来源: 林学院 点击数:

  


  热浪来袭,炎炎暑期将至,林学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启动。林学院今年共组建了近50支社会实践团队,主题从专业实践到爱心公益,从赴农村支教到科研调查、从社会调研到红色教育,共同响应“助力扶贫携手谋发展,实践创新共筑绿林梦”的主题。

  重温历史革命 传承文化精神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林学院“红途队”前往杨闇公、杨尚昆两位伟人的故居和陵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讲解部分。同时“红途队”编辑关于杨尚昆主席的故事集,并通过插画,手绘等形式增强其趣味性,制作成册,以便供游客携带阅读。“红途队”深入发掘了红军文化,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了爱国主义文化,继承发扬了优秀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和精神。

  探寻非遗文化,弘扬匠人精神

  “守竹情深”团队深入四川崇州竹编之乡—道明镇,探寻竹编文化。竹编是四川的特色传统手工艺术珍品。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查以及深入竹编市场学习竹编制作流程(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领略竹编手艺人的精湛手艺,了解竹编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坚守精神,运用记录的素材发布新闻稿,制作“竹编之乡”纪录片。

  爱心助力公益,共同传递希望

  “聚焦精准扶贫众筹传递爱心”团队在学校小广场设点宣传,同时通过微信、QQ等媒体扩大宣传力度,聚焦‘互联网+’精准扶贫传递爱心。“爱心红手指”团队进行鲜花、手工艺品义卖劳动资助凉山州20名以上的贫困儿童,同时呼吁更多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来关注贫困山区的儿童。“2017知行一夏再出发”团队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在缺少父母关爱的山区留守儿童的内心种下一个希望,一个太阳,送给留守孩子们一段丰盛的经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通过文化上的精准扶贫,让孩子们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成长,促进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握住你的手”支教团队响应"三下乡"号召,到贵州支教,巩固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们了解生活常识,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专业结合实践,回应生态保护

  “蝶影重重”团队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普通生态林、经济林作物培育过程,宣传加强对林木保护重要性的观念,提高大众林木保护的意识。“森保在行动”团队将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带进生态保护。在自然灾害中对林业造成大量危害的是虫害和病害。森林病虫害常常被称为“无烟森林火灾”,其损失程度,丝毫不亚于森林火灾。“探美之眼”团队寻找洪雅林场独特的自然资源,了解横断山脉罕见的自然植物资源,结合川农大精神,为大众留下新时代新林场的新形象。

  聚焦“一带一路”,紧跟时事热点

  “一带一路”新疆分队在新疆博乐市对当地居民做走访调查,认真学习当地的“一带一路”相关政策,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政策对小单位的影响。“一带一路”作为时事热点,具有现时性和极高的关注度,当代大学生应紧跟时事热点,在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走在社会前端。

  炎炎夏日,林院学子实践的身影遍布全国各地,追寻红色足迹,探寻林业科技,紧跟时事热点……这个暑假,林院学子社会实践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百花齐放。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