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科技护航春耕

2013-03-21 15:48:56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备耕时节。

  我校专家科技助力春耕生产,着力撑起农民“粮袋子”和“钱袋子”,在广阔的田园间谱写出一曲绚丽的迎春曲。

  科技撑起“粮袋子”

  粮安天下。学校以入选2013年四川省的8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项主推技术为重点,积极参加科技赶场,推广示范新品种,培训讲解高产技术,为充实“粮袋子”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由农学院黄富研究员主持育成的宜香优2115是今年推广品种中的“新兵”,该品种分别于2011、2012年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审定,今年刚入选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和2013年农业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名录。宜香优2115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有机结合,被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评为“优质稻品”,国家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03.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6%,平均每亩实现增收200元。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农学院和四川省绿丹种业合作,从2012年底以来,在长江中下游省、市大力开展示范推广,先后召开百余场次品种示范推广及高产栽培培训会,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万余份,光盘1万余套。目前初步统计宜香优2115今年在四川、云南、陕西、重庆、贵州等地推广面积达65万余亩,以每亩增收200元来计,预计能实现增收1.3亿元。

  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基地是我省四个粮食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丘陵旱地示范基地,作为基地玉米生产技术指导专家,农学院王小春副教授等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大户、农户耕地、施肥、育播,讲解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助力春耕生产。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玉米共性病害岗位专家龚国淑这个春天也很忙碌,到泸县调研春耕生产情况,赴示范基地县简阳市东溪镇桂林村开展大春生产相关技术培训会,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针对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学院任万军等专家今年把支农的重点放在了推广机械化技术和助推生产方式转变上。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不仅让农户种地更省时省力,也为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育秧、播种等所有机械化环节都可以交给公司、专业大户、合作社做,实现托耕代管的服务型流转。依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等项目,任万军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在郫县、射洪、都江堰、汉源、邻水等地建立了多个水稻高产示范片,并积极为服务型流转方式的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科技鼓起“钱袋子”

  果蔬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学校专家奔忙各地指导果蔬种植,推广标准化管理,打造产业链,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3月果香浓。石棉漫山遍野金灿灿的黄果柑,在果农们眼中真正成了“金果”。今年黄果柑又迎来丰收,品质大面积提升,价格每斤比去年平均高0.5元,果农乐开了花。石棉黄果柑已经成为撬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基地规模达3万余亩,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之首,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石棉黄果柑”品牌价值已达1.12亿元人民币。这一切,都和园艺学院汪志辉教授等的努力分不开,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推动石棉黄果柑标准化管理,推广增糖降酸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不断提升黄果柑品质。今年,他已到石棉进行了3次技术培训,而且还创新思路,推出了《管理月历》发到果农手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教果农每个月如何对果园进行管理。3月16日,石棉第三届黄果柑生态旅游节隆重开幕,汪志辉甚至充当起了黄果柑代言人,热情向前来参会的80多家商家推介产品。廖明安、吕秀兰、王永清等果树专家也分别到汉源、石棉、汶川、茂县等地对甜樱桃、柑桔、葡萄、枇杷、梨等果树的春季施肥、授粉受精、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为果农增收。

  3月茶香飘。园艺学院唐茜教授这个春天可谓马不停蹄,到宜宾指导茶叶园区、品种规划,到古蔺、蒲江、名山等地指导新品种选育以及茶园管理技术……3月15日下午五点半,学校教学工作会刚一结束,她就连夜开车赶往宜宾,到当地已是夜里12点,“开学了,要保证上课,社会服务只有抽周末时间。”压缩休息时间服务茶农,她并不是唯一,茶叶专家杜晓、陈昌辉等都多次前往筠连、名山等地现场指导新产品研发和黄茶生产管理。

  3月菜青青。蔬菜专家也积极行动,为农户增收奉献力量。严泽生老师春季以来已到绵阳、广元、康定等近十个县市开展了技术培训服务,今年他在推进魔芋产业化上取得了新突破。魔芋的市场前景一直被看好,亩平收入达1万元,但是由于易发软腐病导致全面死亡,种植户不敢大面积种植,经过几年的研究,严泽生等专家对防治软腐病有了整套技术,今年他们在汉源、荥经、叙永等地推广了1万亩魔芋,为当地农户增收拓展了路子。蔬菜专家李焕秀则发挥自身在立体种植模式上的技术优势,春季以来,多次前往广元、都江堰、安县等地指导生姜、苦瓜、豇豆、菜豆立体套作模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帮助农户实现最大效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校级领导班子2023年度考核获评优秀
    校级领导班子20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