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校地合作育高山良种,宝兴山药亩产值过万元

2025-11-06 10:59:19作者: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勇 文/图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11月4日,深秋的寒风吹过宝兴县陇东镇复兴村青草坪,山药种植大户龚建军的额角却沁着细密的汗珠,只见他利落地清理掉地面的竹竿和藤蔓,用锄头挖松垄边,把埋在地下的激光条幅布往旁边使劲一拉,土埂便翻了过来,看着土面满是根条修长、形态匀称的山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自家种了50亩,还带动周边农户种了300亩,全是‘宝蓣1号’!”龚建军难掩兴奋,“平均亩产2000斤以上,比老品种能多收五六百斤,算下来亩收入起码12000元!”他口中的“宝蓣1号”,正是宝兴县农业农村局与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大”)校地合作结出的硕果,也是当地山药产业绿色发展、做强做大的“金钥匙”。

品相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宝蓣1号”适合高山种植

良种突破 高山山药焕新生

在宝兴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山地上,生长着全国海拔最高的山药。从每年4月下种到10月下旬开始收获,漫长的生长期,让宝兴山药不仅营养丰富还口感独特。

高波(左)、陈稷(中)、龚建军共享丰收喜悦

“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同其他品种的山药比较,宝兴山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都很高,糯性好,烘干后还有淡淡的奶香味。与其他山药不同的是,宝兴山药还能留地保鲜,除了冻土时期,都可以采挖。”川农大农学院陈稷博士介绍。正是她带领团队,在宝兴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在喇嘛坪建成了山药种质资源圃,在全县三个不同点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科学的选育程序,完成了“宝蓣1号”的选育和提纯复壮。

青草坪规模种植“宝蓣1号”

“我们对野生山药糯性品种的驯化已近二十年,这次与川农大合作,终于选育出最适合规模化种植的新品种。”宝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波介绍,这个新品种已通过省级田间测试,与过去亩产仅1400-1500斤、畸形率高的老品种相比,新品种不仅抗病性强、品相好,产量更实现大幅提升,地边收购价优等品8元,中等品5元。

五龙乡战斗村金品创客家庭农场主张彭学洪在青草坪流转了30亩土地种植山药,专门生产山药精品,新品种给了他足够的底气,“亩产最低2000斤,高的达到4000斤,价格一斤最低10元。”

轮作套种 绿色发展更高效

龚建军等种植户现在种植山药的技术叫浅层横向栽培技术,这也是校地合作的一个成果,通过这种方法种植,极大地减少了采挖山药的成本,夫妻二人,一天可以轻松采收一千多斤。

宝兴山药收获现场

“同一块土地,山药最多可以连种三年,就需要轮作一年其他品种,不然就会品种退化、病虫害加剧,影响收益。”龚建军介绍。“我们现在主推山药与大球盖菇轮作模式。”高波说,种植一季大球盖菇,需施用木屑、竹渣、玉米芯、牛粪等基质约10吨,种植一年这些有机质充分腐熟后成为天然肥料,完美契合山药生长需求。

种植户轮作生产的大球盖菇在6月至8月上市,这时正季生产的大球盖菇已经停产,这里反季节生产的非常受市场欢迎,虽然亩产量约5000斤,只有正季产量的一半左右,但地边收购价高达一斤10元,是正季产品的五倍。

目前,宝兴县适合山药种植的土地约2万亩,今年规模化种植近5000亩。依托投资2亿元的中药材产业融合园,宝兴县计划建设1万亩在地有机或绿色山药种植基地,年产山药1万吨左右,同时在基地里套种蔬菜,在有效抑草的同时,发展高山蔬菜产业。

为推动产业升级,宝兴县正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果蔬加工园,将对山药进行精分选,将最适合速冻保存的山药加工成山药类净菜、原浆面、速冻汤圆、代餐粉等,实现宝兴山药的充分利用。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
    学校党委理论学
  • 李傲雪:川水逐梦 傲雪凌峰
    李傲雪:川水逐
  • 动科院羊遗传育种团队揭示寒冷条件下棕色脂肪产热的调控机制
    动科院羊遗传育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