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评论|重温韬奋精神的时代内涵 锚定青春坐标

2025-11-06 10:15:49作者:陈浠 赖雅茹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数:

  


邹韬奋

今年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30周年。

“我们干革命有两支队伍,武的是八路军,文的是邹韬奋在上海办刊物、开书店。”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邹韬奋以笔为枪、以刊为阵,在思想文化战场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不仅“指引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更以人民情怀、民族大义与创新思维,为一代代青年树立了精神标杆。

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重温韬奋精神的时代内涵,对破解当代青年成长困惑、激发青春奋斗力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同志为邹韬奋题写的挽词,精准概括了其精神内核。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首创“读者信箱”栏目,他每日回复上千封来信,把读者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后来设立的“书报代办部”,延伸出求医咨询、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真正做到了“解群众愁盼”。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邹韬奋始终将个人事业与抗日救亡、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始终坚守“个人没有胜利,只有民族解放是真正的胜利”的信念,成为知识分子坚守气节的精神标杆。

在就业压力增加、价值选择多元的当下,一些青年难免陷入“内卷”焦虑、“躺平”迷茫,而邹韬奋的实践告诉我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如今,一批青年志愿者在社区治理、支教助学中建立“心愿直通车”,把“一老一小”难题当作心头大事,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墨子”“天问”“嫦娥”“DeepSeek”等连通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身影。跳出自我小圈子,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找准人生坐标,就能让青春更出彩。

今天的我们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依然会遭遇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以青春之力赴时代之约,当代青年一定能在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
    学校党委理论学
  • 李傲雪:川水逐梦 傲雪凌峰
    李傲雪:川水逐
  • 动科院羊遗传育种团队揭示寒冷条件下棕色脂肪产热的调控机制
    动科院羊遗传育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