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紧扣“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战略部署,组织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把劳动教育作为连接青年与“三农”、服务粮仓建设的重要纽带,通过构建“四门特色课程”,探索“师生协同、校地联动”的育人新模式,在实践中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
党建引领搭平台,校地协同构建劳动教育助粮仓新格局。学院党委立足服务三农与粮食安全战略,以党建共建为纽带,推动与川大附中西区构建“高校引领、中学联动、师生共参”的劳动教育合作机制。农大学子积极组建“劳动教育实践服务队”,与教师团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实践指导,将建城学院学科优势与天府粮仓建设需求深度融合,聚焦“以劳动实践厚植家国情怀、以青春力量赋能粮仓发展”目标,通过师生联动开发教学资源、共建实践基地,让劳动教育成为农大学子践行三农使命、中小学生认知粮仓的生动载体,筑牢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根基。
课程铸魂强实践,特色教学彰显劳动教育助粮仓真效能。围绕天府粮仓建设核心需求,学院牵头打造系列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以“党建+劳动教育”为抓手,将农业科技、生态智慧、文化传承融入教学,由党员教师带头授课、农大学子协同参与,实现劳动教育与粮仓建设同频共振。《天府粮仓:仓禀实而知礼节》紧扣粮食安全主题,党员教师牵头解读国家战略,农大学子协助组织中学生参与非遗酱油酿造、田间种植等劳动实践,在播种、管理、创意设计中体会劳动价值,厚植“守护粮仓、珍惜粮食”的责任意识。在《都江堰:古代水利的“黑科技”》中,党员教师团队带领农大学子解码千年治水智慧,通过复刻水利设施、科技建模等劳动实践,解析古代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滋养作用,让学生在劳动中理解天府粮仓的生态根基,深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认知。《香草花园:可食与疗愈的童话世界》中,农大学子与教师联动教学,指导中学生搭建螺旋花园、提取精油、设计品牌,在劳动中探索“农业+文创”路径,拓宽天府粮仓建设的多元视角。

图为学生们制作水利工程模型。 四川农业大学供图
实践深耕育新力,青春建功凸显劳动教育服务三农新担当。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以来,农大学子与中学生在劳动中共同成长:农大学子在指导实践中深化对专业价值的认知,将学识转化为服务能力,更坚定了“兴农强农”的信念;中学生在劳动中掌握种植、酿造等技能,系统了解天府粮仓建设内涵,对“粮食安全”“生态农业”的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情感层面,两地学子共同厚植家国情怀——农大学子表示“要把论文写在天府粮仓的土地上”,中学生立志“未来用知识守护家乡的田野”。

图为川农指导老师参观调研劳动教育基地。四川农业大学供图
学院党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劳动教育+师生协同”模式,推动农大学子深度参与课程创新与实践拓展,让劳动教育成为青年理解国家战略、服务天府粮仓建设的重要平台,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凝聚磅礴青春力量,彰显建城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陈川 侯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