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建网)让山沟岔道变振兴赛道

2025-04-21 11:14:56作者:韩庆龙 来源:组织部 点击数:

  

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656户2904人中,有229户1074人属于帮扶对象。村子总面积17.66平方公里,数条沟壑把8个村民组割裂开来,住户分散、岔路小道多、弯道多,大部分道路只能步行。2023年8月,我来到这里担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既充满挑战,又满是希望 。

刚上任,我就当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丰母体的面许下承诺:要记住全村199户脱贫户、50户监测户的住址、家庭情况和收入情况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花了近3个月时间,走遍了帮扶对象的家。入户帮扶笔记写满了几大本,可实际工作中还是遇到难题:信息太多不直观,谁家住在哪、家里几口人,很难快速找到。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绘制民情图。从去年初到10月,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逐户核对方位、家庭信息和收入来源,为8个村民小组各绘制了一张帮扶对象的民情图。

有了民情图,开展工作方便多了。但我知道,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要让村子真正富起来,还得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先后在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工作过,而这些学院专业又和石板滩的核桃花椒、雷波脐橙、蜜蜂、牛羊家禽养殖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经过反复思考和技术论证,我提出“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思路。我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资源,一年来邀请柑橘优质高效栽培、肉牛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等专家团队到村开展种植养殖管理技术支持和疾病预防治疗指导30余人次,现场指导300余人次,发放种植养殖画册、图书,试用新的肥料、新的设备、新的技术等方式,帮助村民们提高种植和养殖的技术水平。目前,我们正在专家团队指导下,积极试点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将西门塔尔牛的养殖和雷波脐橙的种植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致力于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

除了优化现有产业,我们还得发展新产业。去年,在我的推动下,石板滩村以帮扶对象为重点,布局了300多亩蜂糖李。石板滩村四组的100多亩种植基地,今年已实现挂果。看着挂满枝头的蜂糖李,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知道,这小小的果实,承载着大家增收致富的希望 。

产业发展起来了,销售也是关键。去年,石板滩村的脐橙收成很好,但雷波市场容量小,消费能力有限。为了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学校和当地社区,开展“雷波好物·书记带货”地推活动。我带着新鲜采摘的雷波脐橙到成都市相关区域,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进楼宇、进商圈”六进活动。让我欣慰的是,4000斤脐橙差不多3天就被抢购完了。很多品尝过的消费者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还邀请我到他们公司展销。2024年,我们克服困难不懈努力,终于让我们村的雷波脐橙上了832平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不但助农销售3万多斤,而且还增加村集体经济2万余元。

如何真正关心好村民生活?一张小小的“联心卡”,成为连接驻村工作队与村民心灵的纽带。卡片上印有驻村工作队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派出单位及工作职责等信息,村民们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这一创新举措,有效拓宽了听取社情民意的渠道,实现了群众办事“零障碍”、为民服务“零距离”。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好“农家书屋”阵地作用,积极试点“支教+帮扶”模式,探索教育育人、文化育人的举措,开展红色影片播放、读书交流分享、科普专题讲座、老一辈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石板滩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石板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庄环境越来越美,大家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这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干群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派驻凉山州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第一书记)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习教育简约务实 作风建设落地落细
    学习教育简约务
  • 学习教育简约务实 作风建设落地落细
    学习教育简约务
  • 低氧不慌!我校团队解锁鱼类耐低氧新路径
    低氧不慌!我校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