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照亮青春征途,志愿服务传递风味温度

2025-03-30 21:06:35作者:丁书城 李阳洋 审稿:饶远林 来源:风景园林学院 点击数: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风景园林学院立足专业特色,联动社区与学校,开展了五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以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植此新绿,共筑志愿之林。3月12日,由共青团成都市委主办的“同护志愿林·共迎世运会”2025年植树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顺利举办。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的20余名“小青椒”志愿者代表齐聚凤凰山公园大运志愿者林,通过义务植树志愿服务、赛会志愿者交流分享、成都“小青椒”志愿者旗帜传递等活动,激励青年志愿者践行青春担当,传承志愿精神,引领带动广大青年树立环保理念。

植树护绿,共育生态未来。植树节当天,另一批志愿者们携手成都市温江区天府游家渡幼儿园,和成都市温江区柳岸锦城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共植青绿,同绘未来”活动。从赠苗仪式到挂牌领养,孩子们在学院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栽种树苗,体验生态修复的意义。志愿者们发挥专业所长,在培养小朋友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切切实实美化了周边社区的环境。活动将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土地,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童心,为可持续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小朋友领养植物后和志愿者合照

文明劝导,守护平安之路。在成都市温江区太极社区欧德福超市旁的十字路口与温江区花都小学周边,志愿者们化身“安全卫士”,开展交通安全劝导系列服务。针对上下学高峰期车辆违规停放、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等一系列交通安全问题,志愿者们配合交警疏导交通、维护秩序,活动已累计服务时长超740小时,服务人数超1500人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更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文明出行的理念传递给小学生及家长,助力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空间。

志愿者正在对未戴头盔的不安全交通行为进行劝导

艺术赋能,焕新社区角落。在红桥社区,“锋行·绘新程”社区微更新志愿服务团队以石墩为画布,融入向日葵、荷花等自然元素,将灰暗的公共设施变为“迷你植物画廊”。活动中,志愿者与社区儿童携手参与美化点缀,居民驻足交流创作心得,艺术与生活的交融让街巷中的微小设施焕活为社区美育“新空间”。这一行动不仅绘出文明好风景,更以“共绘”激活了邻里情感,让社区成为承载共同记忆的温暖家园,也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生活品质。

志愿者们正在合作完成社区美化工作

科普助农,播撒绿色希望。在“种植科普,筑梦农场”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芙蓉人家社区,为社区居民讲解常见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包括菜苗不同生长习性、缓苗、种植、浇水、施肥养护方法等,推广生态农业理念。居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心中的疑问,志愿者们都耐心地逐一解答,通过互动式教学,大家逐步掌握了有机种植技巧,志愿者们也深刻体会到“藏粮于技”的重要性。活动不仅架起了代际交流的桥梁,更以“知识助农”践行了乡村振兴的青年担当。

志愿者正带领社区居民进行 “种植场景纠错”的小游戏

“每一次弯腰种树、每一次执笔绘画、每一次耐心劝导,都是在为更美好的社会添砖加瓦。”风景园林学院雷锋月系列主题活动自开展以来,累计参与志愿者超800人次,服务覆盖4个社区、3所学校,惠及社区周边居民、学生逾千人。从交通劝导的坚守到社区美化的巧思,从科普助农的真诚到植树护绿的热忱,雷锋月虽短,但志愿精神长存。未来,该学院将继续探索“志愿+”模式,立足专业、深耕社区,将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教育关爱、生态保护等方面深度融合,以更多元的形式传递雷锋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经济学院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农经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经济学院西部乡
  • 经济学院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农经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经济学院西部乡
  • 省委书记王晓晖调研炉霍县青稞产业 我校冯宗云教授育种成果获肯定
    省委书记王晓晖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