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弘扬,更好发挥地方志教化育人功能,3月28日,由四川省方志馆四川农业大学分馆主办,我校档案馆校史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我读志书--志书进高校”活动在成都校区图书馆一楼四川农业大学方志馆举行。
28日上午九点,在方志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有序进入馆内。通过讲解员生动形象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集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风土人情等的重要窗口,具有“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

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参观聆听讲解
我校方志分馆成立于2022年4月2日,是川渝地区18所高校分馆之一。主要收藏四川省各地、市、州、县等编纂的年鉴和地情资料等书籍。现有藏书2922册,藏书跨度时间长从明正德十二年开始纂修的《蓬州志》到2024年省内各地、市、州、县编纂的志书、年鉴以及地情资料等。
目前,针对分馆志书的利用,学校分馆为同学们提供了四条途径: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校史办公室)主页服务大厅网站查询馆藏志书分类号;四川省情网进入“数字方志”;关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四川方志云”;成都校区图书馆一楼方志馆阅览或者通过微信二维码查询馆藏目录。

同学认真阅读方志资料
据了解,有1500余名同学参加本次活动。此次活动将持续4天,活动内容除参观方志馆、参与现场互动问答、方志文创礼品赠送之外,后续还有地方志知识答题竞赛以及征文活动。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深受同学们好评。
“举办这一活动旨在让丰富的方志资源走入大学校园,让广大师生认识方志、学习方志、利用方志,并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文明智慧,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方志馆卢秀英老师表示,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纸质图书作为典藏,而“智慧方志馆”、“数字方志云”、“个人图书馆”等新媒体矩阵搭建起了地区之间、馆际之间的方志资源共建共享桥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希望活动不仅能推动方志文化资源、校史文化资源和高校人才资源的高效整合,同时也是为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做到知史爱国、知史爱党,成长为服务“三农”的优秀人才。

卢秀英介绍举办活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