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一线】当建筑学子遇上银杏叶:一堂“接地气”的课程实践课

2025-11-19 10:14:53作者:祁欣蕾 梁诗涵 审核:付刚 来源: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点击数:

  

秋意渐浓,满园银杏落秋风。近日,建城院2024级建筑学专业学生以“银杏”为媒,开展了一场融合场所精神、空间感知与情感体验的落地装置设计与实践课程。同学们围绕秋日落叶这一主题,从前期调研、方案构思到实地搭建,再到观察记录使用者的真实反馈,完成了一次从图纸到现实、从课堂到校园的全流程设计探索。这些创意装置不仅成为校园秋景中的视觉焦点,更迅速吸引了广大师生与校外访客驻足打卡。

从教学楼前的银杏大道到校园各处的“黄金雨”,同学们聚焦校园内银杏大道的季节变化,捕捉光影流转、尺度转换与人流动线之间的微妙关系,将自然元素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共情的空间语言,不仅锻炼了空间感知、创意表达与动手实践能力,更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场地精神”的理解——设计并非凌驾于生活之上,而是融入生活、优化生活、点亮生活。

图为部分学生作品

负责本次课程的侯超平、周睿老师谈到,《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不仅是一门专业课程,更是“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生动载体。他们始终秉持“设计即生活”的理念,认为真正的场地设计需要超越美学表达,兼顾功能、体验、环境与社会价值。周睿老师表示:“我们希望引导学生走出图纸,走进场地,在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价值、感受服务的温度,理解何为‘以人为本’的设计。”

据悉,这批由同学们亲手打造的银杏主题装置将在校园中保留至深秋,成为连接师生、访客与校园自然景观的情感纽带,也为秋日校园增添一抹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风景。

建城院建筑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推动劳动教育与课程实践的深度融合,依托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了贯穿不同年级的渐进式实践教学路径。从低年级的教学建筑物理环境测试,到中高年级的社区展览、乡村住宅设计及民居改造等项目,学院始终以真实场景为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动手实践中夯实专业能力、培养劳动精神与家国情怀。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专业实践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的教学探索,鼓励学生在真实场域中锤炼本领,在自然与生活的土壤中,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设计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求学记】丁明月:在征途中蜕变
    【求学记】丁明
  • 【求学记】丁明月:在征途中蜕变
    【求学记】丁明
  • 【求学记】丁明月:在征途中蜕变
    【求学记】丁明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