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詹心仪,中共预备党员,农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三年累计必修加权成绩、推免综合成绩均位列同年级同专业第一。曾任我校学生刀笔油画社团团支书、农学院学生会文娱部主要负责人及小班班长,荣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陈育新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标提名奖、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20余项荣誉奖励。主持一项校级科研兴趣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二区发表1篇SCI论文。热爱绘画和舞蹈,中国舞获国家级十级、四川省十三级最高等级认证。现已推免至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深耕学业,笃行致远
“我的大学生涯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勇敢,勇于尝试,勇于挑战自我。”这是詹心仪对自己三年的凝练总结。这份勇敢,首先体现在她对学业的极致追求上——三年累计必修加权成绩、推免综合成绩稳居专业第一,手握国家奖学金等20余项荣誉。
谈及学业秘诀,“把时间和精力掰扯明白”是她的核心。她坚持周计划管理,精准调配学习、科研、学生工作与舞蹈练习时间,固定实验室与文献阅读时段,周末投身志愿服务。备战六级时,她摒弃捷径,奉行“多听多看多写多说”,连续两月每日背单词、做翻译、精研真题,终获佳绩。
学业之路绝非坦途。大二下主持科研项目,她常课后奔波于崇州实验基地,冲突的课程到其他教学班补;大三期末,复习、保研材料、论文修改三重压力来袭,她以“交替推进法”应对,困了换任务,有灵感深夜改稿,常至凌晨。正是这份超强的抗压力与坚持,支撑她在多重挑战中保持领先。
科研探索,勇攀高峰
从实验室的“洗瓶子、看文献”起步,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二区发表SCI论文,詹心仪用1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从科研新手到科研新秀的跨越。
“我的导师让我明白要勇敢探索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学会自己慢慢摸索。”她回忆到,自己刚开始面对陌生事物时会有些许胆怯。“不要觉得陌生就不敢去探索。”导师一句话,像一束光点亮了她的科研之路。在导师不断鼓励下,她学会主动尝试新领域、学习新技能,甚至在选择研究生方向时,坚定地选了自己感兴趣却从未接触过的生物信息领域。“是导师给了我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让我敢去挑战更多可能。”
科研路上,团队伙伴是她并肩作战的“战友”。“我的团队成员一直鼓励支持着我,遇到困难大家会和我一起积极想办法解决。”詹心仪清晰记得,播种季的崇州基地人手不足,一亩地的播种任务繁重,大家二话不说拿起锄头一起干;每次取样测指标任务堆积,伙伴们都会留下陪她加班;论文撰写初期,大家都对数据收集和软件操作不熟悉,便利用课余时间挤在一间教室里,从早到晚共同学习、一起摸索,遇到问题就讨论,压力大时互相加油打气。“我们不只是好朋友,更是一起扛过困难的伙伴。没有他们,我很难独自走过那段艰难的时光。”这份并肩作战的情谊,成为她科研路上最珍贵的收获。
以艺赋能,躬身实践
手握中国舞国家级十级、四川省十三级证书,舞蹈对詹心仪并非负担,而是“面对繁重压力时的调整方式”。从小学习舞蹈培养的耐心和毅力,支撑她从容应对学业科研重任;同时舞蹈也激发她对其他事物的热情。
任刀笔油画社团团支书,她巧妙融合艺术特长与志愿服务,带队参加“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身兼小班班长、学生会文娱部主要负责人等多职,也让她在服务中快速成长。
“勇敢去尝试,别害怕失败。人生最遗憾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詹心仪说,会一直带着对未知的探索热望,以及专注投入的坚定定力,奔赴属于自己的下一场青春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