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凉山州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张霞家洋溢着喜悦与感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韩庆龙,与村支部书记丰母体及村干部一行,带着学院的祝福与慰问,专程来到这位彝族女孩家中,祝贺她以优异成绩考取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这不仅是一场金榜题名的祝贺,更是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从录取到成长”全链条育人与教育帮扶协同力量的体现。

定制关怀,传递双重温暖
慰问现场,韩庆龙代表学院送上印有动物科学专业课程表的定制笔记本,村支书丰母体则递上辅导员精心挑选的粉色行李箱。行李箱内,一份《助学贷款与奖助学金指南》尤为醒目。韩庆龙现场讲解政策,并承诺:“入学后,学院将为你匹配师兄师姐作为引路人,持续跟踪你的成长。”这份“惊喜”源于韩庆龙与村干部一周前的精心筹备,旨在让张霞感受到“家”与“校”的双重温暖。
志愿导师,精准点亮未来
张霞的成功录取离不开韩庆龙的精准指导。高考成绩公布后,韩庆龙的办公室成了“志愿咨询室”。他结合张霞热爱生物、关注乡村振兴的特点,量身定制多套志愿方案,细致到分析学校区域、学费、就业升学前景。最终,张霞选择了兼具专业优势与地域情怀的川农大。今年,在他的指导下,村里已有6名学子被本科院校录取,其核心便是“不让一个孩子因信息缺失错失机会”。
规划启航,志向服务乡梓
手握通知书,张霞展示了她工整写就的《大学四年规划书》:扎实学习核心课程,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加入专业社团,目标深造并从事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或安全食品生产。“韩书记说‘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梯子’,我国在畜禽种质创新、绿色养殖领域大有可为。”她的志向与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高度契合。
长效赋能,体系护航成长
张霞的经历是学院“全链条育人”体系的缩影。学院党委书记何桦专门研究帮扶方案:一是物质保障,确保其安心求学;二是学业科研,匹配动物遗传学导师,提供“一对一”科研指导;三是生涯规划,安排专职辅导员担任生涯导师;四是生活融入,协调优秀师姐作为引路人。学院正构建从录取到就业的全程护航机制。张霞与韩庆龙约定:他做“云导师”,她假期返乡实践分享见闻。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纸通知到全程护航。动物科技学院将“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融入精准帮扶与长效育人实践,为彝乡学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生生不息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