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创新 产学研深度融合激活樱桃经济

2025-04-25 16:37:46作者:陈红 朱科燃 审稿:卢晓琳 图:邓倩 来源:乡村振兴学院 点击数:

  

4月23日,由成都种业集团和四川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办的杂交樱桃新品种品鉴会在四川农业大学天府新区樱桃新品种中试试验基地成功举办。此次品鉴活动集中展示了我校最新科研成果,吸引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等百余人参与,为樱桃产业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基因”。

科技破壁突围:创制中国樱桃杂交育种新纪元

以王小蓉教授领衔的果树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团队培养的“蜀早美”“蜀紫美”“蜀贵美”三大杂交樱桃新品种成为焦点。这是国内首次以原产我国的特色樱桃为材料杂交育种选育的樱桃新品种,并于2024年正式通过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专家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定力,系统性开展全球樱桃种质资源普查,建成覆盖3000份资源的田间种质圃和DNA种质库,破解种质“家底不清”困局;通过创新杂交组合设计,人工创制2000余份杂交种质,实现杂种成熟期从3月底至5月初的梯度分布,并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精准聚合“早熟、大果、高甜、高硬度”优异性状,成功选育出单果重达6.63克、甜度超18%、耐储性提升60%的突破性品种,解决我国本土樱桃“果小、味酸、熟期集中、不耐贮运”的产业瓶颈。

图为樱桃新品种品鉴会现场

校企地协同:构建樱桃产业振兴“金三角”

2021年学校与天府新区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始终秉持“优势互补、合作互惠、校地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以“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地方应用”闭环体系驱动樱桃产业升级;学校专家团队利用我国最大的樱桃种质资源库和四川省科技服务平台,在天府新区小堰村基地,专注于培育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新品种;联合成都种业集团构建“实验室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推广”协同体系,推动“蜀早美”等3个新品种在示范基地快速落地,打通从种质创新到市场效益的转化闭环;太平街道搭建农旅融合场景,打造“樱桃采摘季”IP,联动枇杷产业形成“花果经济”生态链,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三方通力协作形成“技术攻关—产业运营—生态增值”良性循环,为小产区特色农业提供“科技赋能+市场驱动+政策支撑”的全链振兴方案。

图为杂交樱桃新品种(部分)

产教融合育才: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在四川农业大学原果蔬研究所党支部与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党支部的紧密协作下,以樱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落地转化示范内容,建设博士工作站,共同探索在党建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团队中的博士研究生王浩全程参与工作站建设,开展田间培训会,推广标准化、智慧化种植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成都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参与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大学生“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获国家级铜奖、四川省金奖和银奖等奖励20余项。团队还将持续深化服务,持续培养本硕博专业人才,助力产业深入发展。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