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启动会在温江召开

2025-04-07 11:02:23作者:严海东 董慧雪 审稿:黄琳凯 杜俊波 来源:科技管理处、草业科技学院、小麦研究所 点击数:

  

近日,我校主持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狼尾草和紫花苜蓿适应高温与盐碱的分子机制解析”和“TaDOG1-like基因调控小麦穗发芽的分子机制解析及其抗性网络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联合启动会在温江召开。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处项目专员戴翊超及专项管理团队、综合与监督处高级会计师何晓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正处级)周美川,项目跟踪专家和咨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春明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武云研究员等,我校党委书记刘登才、副校长王际睿,我校科技管理处、小麦研究所、草业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企业用户代表等百余人参会。会议由科技管理处处长田孟良主持。

刘登才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四川农业大学始终重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组织申报和管理,聚焦国家需求和产业应用开展研究。本次启动的两个青年科学家项目,针对小麦稳产和牧草耐逆等关键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校将履行法人责任,提供保障,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他强调,项目要坚持科研诚信,推动成果转化应用,聚焦小麦育种和草牧产业,落实专家建议,优化管理,确保项目高效实施,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戴翊超强调,项目组应加强管理,认真学习《农业农村部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管理细则(试行)》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等最新政策,确保经费合理使用。同时,要细化任务指标,强化重大成果凝练,突出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见效。

周美川指出,单位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握新形势和新要求,确保项目的高效实施,培育和凝练重要标志性成果。他同时要求项目成果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体现技术成熟度、影响力及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共识。

我校主持承担的两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严海东教授和董慧雪副教授分别详细汇报了项目执行与管理方案。项目咨询专家对两个项目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每个项目提出了具体建议,鼓励项目组进一步完善科研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项目跟踪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春明教授进行了深入总结与高度评价,并对两位青年科学家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致以诚挚的祝贺。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专项“狼尾草和紫花苜蓿适应高温与盐碱的分子机制解析”项目由我校牵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联合承担,聚焦边际土地利用与农业生态,推动草牧产业可持续发展;“TaDOG1-like基因调控小麦穗发芽的分子机制解析及其抗性网络研究”由我校牵头,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探索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机制,助力抗穗发芽高产小麦培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此次会议为项目推进提供了科技支撑与创新思路,推动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高原牧草团队在揭示披碱草高海拔适应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高原牧草团队在
  • 高原牧草团队在揭示披碱草高海拔适应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高原牧草团队在
  • 环境管理团队在水库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环境管理团队在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