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先锋】农学院师生在遂宁市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春播调研指导工作

2025-03-31 16:52:35作者:李雨泽 审稿:闫宇薇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春分时节,川内各地气温回暖,正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刻。日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学院雍太文教授带领团队深入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蓬溪县、射洪市等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春耕春播技术服务和调研指导工作。他们组织并参与了县市级的观摩会、培训会4次,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培训、微信建群等多种方式,助力带状复合种植春玉米播种工作的高效推进。农学院王小春教授、常小丽副教授、李雨泽副教授、博士生杨佳霖也参与了此次调研指导。

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指导解难题

在为期一周的巡回指导中,团队师生走访了遂宁市各区县的10余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发放技术明白纸、查看土地平整情况、询问业主种植习惯、挖开土壤查看播种间距,为带状复合种植春玉米生产“把脉问诊”。针对部分经营主体存在的基肥使用不规范、行距株距控制不严格、机播速度过快导致漏播等问题,现场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特别是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确保了带状复合种植的规范实施,有效提升了播种精度和效率。此外,针对复杂的土壤墒情及接下来预计发生的强降温天气,提醒业主要加强开沟排水,提前储备苗期病虫害防控药剂、做好封闭除草,防范病虫草害。

聚焦技术难点,集中培训强理念

在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暨种植业项目工作会上,雍太文面向各区县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及合作社代表100余人,系统讲解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选配、机具调试、科学管理等技术要点。尤其是结合遂宁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扩面提产的工作需求,重点提出三项技术策略:一是优化行比配置模式,依据种植制度、地块条件、机具尺寸灵活采用“4:2”“4:3”“3:2”等模式,配套适宜株距和播种密度;二是强化农机农艺融合,鼓励业主改装现有机具,解决大豆播种时刮倒玉米、开沟追肥困难、植保依赖人工等问题;三是精准水肥调控,强调要通过铺设微喷带、滴灌带等节水灌溉设备保障水源供应,结合后期的叶面微肥喷施,为作物高产打下基础。

科技赋能产业,市校协同促发展

近年来,团队与遂宁市深化市校合作,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益乡村振兴研究院揭榜挂帅等项目,集成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2024年,安居区双祠堂村示范区带状套作玉米亩产655.38公斤,大豆亩产213.82公斤,连续三年刷新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为川东丘陵地区粮油协同高产提供了可复制样板。

下一步,团队将持续跟踪春播进度,分阶段开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专题培训,围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在遂宁市5个区县建立千亩核心示范片10个,全力保障关键技术落地见效,筑牢全年大豆玉米丰收根基。

田间技术培训现场

室内技术培训现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经济学院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农经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经济学院西部乡
  • 经济学院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农经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经济学院西部乡
  • 省委书记王晓晖调研炉霍县青稞产业 我校冯宗云教授育种成果获肯定
    省委书记王晓晖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