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6日,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天府森林粮库油茶技术服务团专家、我校油茶团队陈涛副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孔庆博,深入巴中市平昌县江口街道大运村和草庙村,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培训,为当地油茶种植户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当地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与“天府森林粮库”建设。
精准调研开良方,科技助力油茶管护。在平昌县江口街道大运村、草庙村的油茶种植基地,团队对2024年新栽油茶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测量植株高度、分析土壤条件及观测叶片状态,发现部分地块存在施肥不科学、杂草防控不足等问题。陈涛副教授结合当地气候与土壤特性,现场提出优化施肥方案,重点强调了幼龄油茶树的养分敏感期管理要点。

陈涛实地观测油茶种植基地土壤及苗木生长情况
田间课堂解难题,技术培训促提升。为提升种植户的管护水平,服务团在田间地头结合油茶实际长势和现存问题,组织开设专题技术培训会。陈涛围绕当前平昌县油茶管理和发展的三个关键环节,系统讲解了科学施肥方案,提出根据油茶不同生长期营养需求实施“按需搭配+精准追肥”,既避免资源浪费又防止土壤板结;针对杂草防控难题,重点推广“机械除草+生态抑草”技术,现场演示无人机喷施团队自主研发的“油茶低损伤叶面复配除草剂”实现高效低损作业;此外,结合长期研究成果,团队建议采用“1+N”复合种植模式,通过优化间种作物种类与株行距,充分挖掘油茶林下空间潜力,提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种植户纷纷表示,培训内容紧扣实际需求,技术方法“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日常管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陈涛向种植户讲解科学施肥技术
校地合作强支撑,科技赋能兴产业。“油茶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黄金树’,但三分种、七分管,科学管理才能让荒山变‘油库’。”陈涛表示,油茶团队将持续对接平昌县油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园、提供全周期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产业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型。同时在我校与巴中市校地合作的基础上,团队也与平昌县两山生态资源经营有限公司达成初步的科技服务意向,未来将为当地油茶产业提供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及产业链延伸等全方位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