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徐佩茹,中共预备党员,机电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推免成绩专业第一,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连续两年专业第一;曾任机电学院组织建设与发展指导中心干事、电子202102组织委员。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先后荣获优秀学生标兵提名奖、国家奖学金、“华中数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天鹅杯”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八届“互联网+”省级银奖等29项奖励及荣誉称号。现已推免至国防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追“芯”起源,勤勉求学
徐佩茹的国防电子梦起源于父亲,作为曾服役13年的优秀通信兵,她的父亲将军旅生涯铺在电学上,并荣立三等功。这些经历悄无声息地在幼时的徐佩茹心中埋下一颗追“芯”的种子,于是她坚定地将四川农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置于高考志愿之首。
初入大学的徐佩茹有些忐忑,踩着分数线进入电子专业以及高考物理不及格让她深感追梦之路挑战重重,但是逐梦不能是空谈,脚踏实地才有答案。于是,她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将课程知识体系总结为思维导图、课下推导繁杂的公式并以自己的方式列出公式表格。“每次思路打开、疑惑烟消云散后觉得成就感满满,对课程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了。”面对难题她也时常请教老师,但短短的课间10分钟常常不够用,她就抱着课本和笔记本到老师办公室讨论问题。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她的大学物理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必修加权成绩排名稳居专业前五,综测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实现了从压线进入电子专业到推免成绩专业第一的逆袭。
追“芯”逐梦,潜心科研
“只有参与到科研竞赛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大一时徐佩茹便加入了机电学院雷小龙副教授的项目组,开展油菜播种机的研究。彼时的她踌躇满志,但大一下学期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惨遭淘汰、多项赛事成绩不佳给了她沉重一击。“面对失败肯定是难受的,但还是要坚持做下去。”短暂的难过之后,她重新振作,深刻反思自己的劣势,积极与老师和团队探讨,反复调整科研竞赛思路。虽然走了一年多的“弯路”,但她获得宝贵的心得与经验,在大二进行项目立项时,她作为负责人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认定型)立项(全校仅10项)。
立项只是第一步,创造出技术并用于实际生产才是最终目标。“对于机电一体化的项目,我们不仅需要电脑编程,还要从无到有自主搭建一个播种机实物,从整机的钢架到电路都需要我们自己搭建或3D打印。”播种机的调试与试验在农场进行,徐佩茹只要有空便待在农场研究,天黑了就打开手机电筒蹲在土中继续调试,重复着修改代码、检查元件连接、焊接线路的工作。然而,研究比想象的困难得多,数据传输总是出错、传感器精度太低或响应速度太慢、电子元件突然炸掉、播种机失控等问题又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农机装备,满足复杂土况的作业需求是首位。”在调试控制系统时,由于普通的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误差大,她只好换成精度更高的激光传感器,结果在平地上测试效果很完美,但实际在土壤中运行却由于土壤颗粒、土壤起伏等因素影响,效果很糟糕,又只好换成点激光传感器,经过反复调试和测试才满足生产实际要求。
“科研是先苦后甜,进行技术的研发是一个扎根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对项目没有任何成果的困境,徐佩茹也曾怀疑过坚持的意义,但她始终认为在纠错中成长也是一种乐趣。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接连斩获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二等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互联网+”省级铜奖、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等奖项,并刷新学校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最高成绩纪录。
追“芯”圆梦,青春强军
看似枯燥单调的科研工作带给徐佩茹莫大的锻炼,为梦想的实现打下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凭借着对科研的热爱和拼搏,徐佩茹获得了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等显著科研成果。同时,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校级科研兴趣项目各1项。
怀揣对电子的热爱,徐佩茹在保研夏令营仍然坚定不移选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湖南大学的优秀营员或offer。面对诸多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她坚守初心,坚定地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在国防科技大学面试期间,面对考官提出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前沿问题,徐佩茹自信从容地交出答卷,更表达了要为国防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初心和信念。最终,她的成绩在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100余名同学中名列前茅,如愿加入国防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国防电子梦。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徐佩茹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青春写在勇攀科研高峰的路上,为科技强军、强军兴国的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