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乡村振兴实际紧密结合,加快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8月6日至8日,在学院院长何思妤、党委副书记颜怀坤、副院长邱高会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前往隆昌市金鹅街道光辉村、响石镇吉庆村、黄家镇长螺村、胡家镇双龙村等地,通过理论宣讲、田野调查、平台建设等方式,深入开展“‘声’入基层,‘智’汇乡村”暑期研修活动。
理论宣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在金鹅街道光辉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颜怀坤与学院思政课教师冯义强、陈建锋分别作为了题为《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几点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经验与难点解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讲。老师们通过平实的语言、丰富的案例,生动地宣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帮助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创新理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田野调查,体悟乡村振兴力量
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修团队先后前往响石镇吉庆村、黄家镇长螺村、云顶镇云峰村、胡家镇双龙村进行实地调研,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探索思政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并通过实地考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在响石镇吉庆村,当地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按照“123”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采用“村党组织+集体经济+专合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酿造原生态传统酱油为主的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吉庆村村党组织先后获评内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隆昌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和3A级先进村党组织。黄家镇长螺村持之以恒地开展“六净六顺”等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在改善农村面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村(社区)名单,先后被命名为“2022年度内江市乡村振兴先进村”、“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云顶镇云峰村,研修团队深入考察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稻渔综合种养体系,以及“以渔稳粮、以渔保水、以渔增收”的西南丘区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详细了解稻渔综合种养体系的运转原理、经济效益及其对于当地乡村振兴的推动情况。在胡家镇双龙村,研修团队在隆昌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和当地村委会的介绍下,对张家湾的村民议事机制——“和美小院”院事会的组织构成、议事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并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融入思政课程建设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知农爱农热情和强农兴农意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座谈交流,拓展校地合作平台
在双龙村党群服务中心,研修团队同隆昌市委组织部部长肖峰、副部长肖韧锋,胡家镇镇长颜復环等座谈,并举行了“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观察点”挂牌仪式。何思妤表示,胡家镇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为隆昌全市乃至四川全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树立了标杆,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观察点的挂牌既是学院深度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又能为胡家镇的乡村振兴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期待通过这个观察点使学院与胡家镇共同探讨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双龙村的干部和群众对观察点的设立表示热烈欢迎。他们认为,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发展机遇,期待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的合作,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此次暑期研修活动旨在在基层传播党的先进理论,收集乡村振兴中的鲜活案例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理论与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研究、理论宣讲、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优势,促进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研修活动不仅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也深化了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通过实地调研,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这对于将思政课程内容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