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学仁、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阳贤忠、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相关同志,以及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学院相关领导一行13人来校调研“中高计划”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运行情况。学校副校长卢艳丽、国合处处长夏新蓉、副处长李悦、教务处副处长李伟、招就处副处长王文龙、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刘贺贺以及经济学院、食品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夏新蓉主持。
卢艳丽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格局和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整体情况。她表示,我校自2020年加入“中高计划”,是四川省首批加入的高校,目前是全国参与高校中学生规模最大的,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以及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本着学生至上的原则,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多部门协同参与,从招生宣传、学业管理、毕业授位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克服了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已经有200名学生顺利到麦考瑞大学、昆士兰大学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以该项目为纽带,我校与外方合作高校开拓了领导互访、教师访问、交换生、国际科研合作等多方位合作。她希望,借这次调研,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培养学院,进一步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对各兄弟院校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会上,李悦介绍了“中高计划”4个项目专业的运行情况,通过数据与实例,分享了保障举措、遇到的问题、原因探析及解决办法等。王文龙结合招生咨询中学生及家长提出的共性问题对项目提出了优化建议,李伟重点介绍了学业管理过程中“休复转退”关键环节的操作经验和风险防控,刘贺贺以生命科学院项目学生为例,就中外“2+2”联合项目中理工类学生的特性、特殊困难、办法与经验进行了介绍。来自食品学院、经济学院的外事秘书和班主任代表从日常学生管理的角度介绍了经验。参会代表还基于介绍进行了深度的自由交流。
张学仁提到,教育部对涉外办学格外重视,此次调研旨在促进不同省份、不同高校交流经验,将“中高计划”优势进一步扩大,难点问题进一步解决,此次调研干货满满,对项目有了更立体细致的认识。阳贤忠与湖南省高校代表们认为此次调研收获很多,会上的分享为他们加入“中高计划”加强了信心,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经验做法。
会后,张学仁等还与“中高计划”经济学专业学生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会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