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助力川豆再获丰收

2023-11-13 17:48:36作者:李雨泽 审稿:黎明艳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又是一年大豆黄,11月1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玉米、大豆互作调控协同养分高效的机制”、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重点任务“大豆绿色增产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大豆机收测产会在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科长蒋靖怡、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善宝、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建军以及来自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50余人参会。

此次测产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邀请专家,按照《农业农村部大豆高产创建验收办法》,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机收实测产。从百亩方中机收大豆玉米带状套作面积3.69亩,经去杂、按标准水分折算后,测产专家组组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黄淮海南部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黄志平研究员现场宣布了测产结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平均亩产207.34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春大豆夏玉米带状套作模式符合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议加快这一技术在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使用。

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我校杨文钰教授在观摩完测产活动后表示,此次大豆测产在去年180.2公斤/亩的基础上,再次刷新全国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高产纪录,经验值得总结。四川独特的夏季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套作大豆生长,特别是与玉米套作还能减轻大豆旺长,并利用自身花后的恢复性生长优势,促进大豆结荚和鼓粒,希望该基地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机制,打造为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样板区,让更多的经营主体受益。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学院教授雍太文代表团队汇报了基地的技术措施:该基地在执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选品种、扩间距、缩株距”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三关,确保技术到位。一是保证种子质量关,结合多年筛选试验结果和种子公司直供到田,保证品种搭配和种子质量。二是把好机具播种关,结合精量播种机、GPS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和播后喷灌等措施,确保苗全苗匀苗壮。三是盯牢田间管理关,结合化学降高控旺和营养元素调控,塑造合理株型,促进玉米灌浆结实和大豆结荚鼓粒,并辅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降低灾害损失。

示范片区的承包人、奉光荣家庭农场是全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最多的经营主体之一,他激动地说:“8月份光是玉米就能收到650公斤/亩,在川农大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现在大豆再创佳绩,今年丰收有望了。”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